目前分類:東南亞蔬菜、香草、香料與特用植物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拉丁學名:Colubrina pubescens Kurz

科名:鼠李科(Rhamn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雲南、寮國、柬埔寨

生育地:河岸、灌叢、路旁

海拔高:500-1300m

毛蛇藤是鼠李科濱棗屬的灌木,新生枝條被柔毛。單葉,互生,全緣或不明顯的疏鋸齒緣。兩性花,聚繖花序,腋生。果實為核果。毛蛇藤的拉丁文屬名是來自拉丁文coluber這個字,意思是蛇,形容它的雄蕊如蛇一般。該屬台灣有自生一種亞洲濱棗(Colubrina asiatica),野外分布於恆春半島及蘭嶼。毛蛇藤的相關資料非常少,僅知中國雲南有分布。該植物被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泰緬孤軍引進,並栽培於信國社區。具泰北文教推廣協會的成員Margaret Huang告知,可以快炒或川燙後拌蒜頭食用。
IMG_2403IMG_2402IMG_2412IMG_24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nydra fluctuans Lour.

科名:菊科(Aster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雲南海南、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

生育地:沼澤和溪流

海拔高:

沼菊是菊科水生植物,匍匐生長,多分枝,於莖節處泛紅,先端直立向上。單葉,對生,疏鋸齒緣,微肉質。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果實為瘦果。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約在2017年第一次在FB上認識沼菊,不過一直沒有親眼見過這個植物。20185月第一次在東協廣場的菜攤上看到,一時間不敢確認。購買回家,把它當作一般蔬菜炒食,雖然纖維不多,但是苦不堪言啊後來在次看到沼菊本尊,確認了它的身分外,生吃,發現它竟然微甜。看來他還是比較適合做生菜沙拉呢
20180625王秋美博士園子_420180625王秋美博士園子_220180601_120180531_320180531_220180601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學名:Ocimum × africanum Lour./Ocimum × citriodorum Vis.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原產地:雜交種

生育地:雜交種

海拔高:低海拔

檬羅勒是直立草本或亞灌木。單葉,對生,全緣或疏鋸齒。花細小,輪繖花序頂生。堅果細小。適合栽培在熱帶。它是羅勒(Ocimum basilicum)和灰羅勒(Ocimum americanum)的雜交種,學名是Ocimum × africanum,1790年發表,學名中的×就是表示它是雜交種。台灣很多人常用的學名Ocimum × citriodorum是1843年才發表,是Ocimum × africanum的異名。比起羅勒聖羅勒,檸檬羅勒的毛比羅勒多,比聖羅勒少。耐寒程度就我觀察,比羅勒聖羅勒差,冬天很容易凍死。它的泰文是แมงลัก,轉寫為maenglak,在泰式料理中通常是用來煮湯、煮麵,或是加入咖哩中。種子泡水膨脹,可以做為甜點,類似山粉圓那樣喝,或是用來製作冰淇淋,所以被稱為越南山粉圓。印尼文Kemangi,台灣的業者常直接音譯做甲曼尼。是印尼料理中唯一使用的羅勒。東協廣場的菜攤上還算常見。
IMG_4995IMG_4994IMG_0819IMG_5094IMG_5093/tmp/phpE8FEhw/tmp/phpC8lLWg/tmp/phpqMTES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學名:Ocimum tenuiflorum L.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原產地:印度

生育地:不詳

海拔高:低海拔

直立草本或亞灌木、幼枝被細毛。單葉、對生、鋸齒緣。花細小,輪繖花序頂生。堅果細小。適合栽培在熱帶、土壤潮濕的環境。拉丁文學名都是Ocimum tenuiflorum L.,是1753年林奈命名的。網路上有時寫作Ocimum sanctum L.,這個是1767年林奈取的學名,後來植物學家發現Ocimum sanctumOcimum tenuiflorum通通都是同一種,所以比較晚發表的Ocimum sanctum視為Ocimum tenuiflorum的同種異名。

聖羅勒原產於印度,直接稱為聖羅勒就好,不用加「印度」。他的梵文तुलसी轉寫為tulasi。英文稱為holy basil或Tulsi,是印度拿祭祀用的植物,也是阿育吠陀的藥用植物,所以稱為聖羅勒、神羅勒,或是神聖羅勒。不過,聖羅勒大約有七個不同的品種,較常栽培的也有三個。一般泰式料理中使用的打拋就是聖羅勒的一個品種。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學名:Bacopa monnieri (L.) Pennell/Lysimachia monnieri L.

科名:車前草科(Plantagin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台灣

生育地:沼澤、溼地或水田

海拔高:海岸至低地

過長沙是匍匐性草本,節上易生根。葉對生,無柄,倒卵形,全緣或略呈鋸齒緣,微肉質。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單生於葉腋。蒴果。好水生的植物,適應力極強,可忍受有潮汐的半鹹半淡環境,可沉水,但是也可直接在乾地上生長。由於型態類似俗稱豬母乳的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故又有假馬齒莧或水豬母乳等別稱。台灣也是過長沙的原生地,因適應力強而常被栽培在人工溼地做綠美化;也被栽培於水族箱做水草,水族業者多半稱之為小對葉。在越南稱過長沙為Rau đắng biển,意思是苦菜。有苦味,吃後會回甘。它沒有名顯香氣,但是使用方式卻類似香料,是作魚粥、魚火鍋或海鮮料理不可或缺的一味。有時會被加入越南的法國麵包三明治中,也可作蔬菜炒食。東協廣場的菜攤上四季可見。
IMG_601920190409_220190109_620190109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學名:Coccinia grandis (L.) Voigt

科名:瓜科(Cucurbitaceae

原產地:西非、東非、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南部、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灌叢、荒地、森林邊緣

海拔高:0-2350m

紅瓜是瓜科多年生草質藤本,莖有稜角,無毛、分枝多。單葉,互生,疏鋸齒緣,略呈五邊形,卷鬚不分岔。單性花,雌雄異株。花白色。果實長橢圓球狀或紡錘形,成熟時暗紅色。首次見到紅瓜是在信國社區,除了婆婆栽種在自家菜園,離開信國社區的道路旁的圍籬與灌叢也爬滿滿。紅瓜果實成熟後可以直接生吃,不須煮熟,甜甜的,沒有苦澀味或青草味,就是種子稍微多一點。嫩芽忠貞市場的菜攤上有販售,一般叫做鳳鬚菜。除此之外,紅瓜也是佛經中有記載的植物,其梵文是बिम्ब,轉寫為bimba,音譯頻婆,常常跟木敦果搞混。因為木敦果的梵文是बिल्व,轉寫為bilva,音譯頻螺、比羅果、毘羅婆。而因為果實鮮紅這項特徵,加上同樣都是瓜科植物,有時也會被誤以為是木鱉果。從《一切經音義》所述可知,紅瓜如紅脣,有相思的意思。在阿育吠陀中,紅瓜全株可入藥,治療糖尿病、淋病、肝病、婦女疾病、皮膚病、貧血等。早在一九九年代,紅瓜便被發現已在野外歸化,除了美濃,中南部、東部也都可以見到
IMG_2497IMG_2494/tmp/phpkUKB0n/tmp/phpxut1jyIMG_2492IMG_2490IMG_8822IMG_885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學名:Neptunia oleracea Lour.

科名:豆科(Fabaceae (or Leguminosae)

原產地:原產地不詳,廣泛分佈全球熱帶地區

生育地:全日照,水流緩慢的淺水環境

海拔高:0-300m

水合歡或稱水含羞草,是豆科細枝水合歡屬的水生草本植物。莖平貼水面生長,每節都會長出紅色的根,莖周圍常會有白色的浮水囊。二回羽狀複葉,跟含羞草一樣有明顯的觸發睡眠運動,只要觸碰葉片,小葉即會合起來。花黃色,頭狀花序。喜歡生長在全日照,水流緩慢的淺水環境。它的拉丁文種小名oleracea即是蔬菜的意思,在越南、泰國等地,水合歡是常見的蔬菜,多半採摘末梢30公分左右的嫩枝與葉片食用,食用時去除白色浮水囊。煮食方式類似我們吃空心菜。由於它不怕淹水,所以農業單位曾推廣栽培,希望可以解決風災或水災後,台灣各地蔬菜缺乏的問題。
20180604大里爽文路20140927_220140927_120170528_32014092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181

學名:Persicaria odorata (Lour.) Soják

科名:蓼科(Polygonaceae

原產地: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

生育地:濕地

海拔高:低海拔

叻沙葉是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紅褐色。單葉、互生,基部常有酒紅色V型斑塊。穗狀花序、頂生。瘦果。叻沙葉又稱越南芫荽、香辣蓼,英文Vietnamese coriander是越南香菜的意思,常會跟俗稱越南香菜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搞混。泰文ผักแพว、越南文Rau răm,馬來文daun kesum。味道跟香菜類似。越南吃鴨仔蛋或河粉的時候,常會使用的香料植物,也有人當生菜沙拉吃。據說除了香菜味,還有淡淡的甜味。不過,叻沙種類多樣,製作方式各有巧妙,叻沙葉倒不是叻沙湯底必備的香料,只有用魚湯為湯底的亞參叻沙使用叻沙葉。我向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國家會做菜的朋友求證過,以上國家製作叻沙湯時,大部分都不會使用香辣蓼。用泰文或馬來文來查,也都查不太到有使用香辣蓼製作叻沙湯的資料。我推測是英文的維基百科先說它是叻沙的製作材料,進而影響了中文的資料。全台各地有販售東南亞香草的攤位皆有,全年可見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204

學名:Limnophila aromatica (Lam.) Merr.

科名:車前科(Plantagin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東南亞、澳洲、台灣南部、日本

生育地:曠野池塘邊水濕處

海拔高:

越南毛翁是車前科挺水性草本,莖直立,分枝於基部。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鋸齒緣。莖、葉被、花萼都有毛。花紫色,單生於葉腋。越南毛翁又稱水薄荷、越南薄荷,毛翁直接音譯自越南語Ngò ôm,泰語是ผักแขยง。在越南料理中通常剁碎加入湯裡、越南春捲中,也可以生吃,有一種淡淡的、類似孜然的香氣。它的拉丁文學名種小名aromatica是「具有芳香」之意。除了食用,水族業者也將越南毛翁作為水草栽培,稱之為三角葉。它是植物分類上有待釐清的植物。以拉丁文學名Limnophila aromatica下去查,會發現台灣稱之為紫蘇草,維基百科卻叫它中華石龍尾。它算是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的物種,但是各國境內的形態都有所差異。分類上還有待植物學家進一步確認。台灣南部自生的紫蘇草,乍看之下跟越南毛翁很像,但仍有些細部的差異可以區分。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Senegalia pennata (L.) Maslin/Acacia pennata (L.) Willd.

科名:豆科(Leguminos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不丹、尼泊爾、孟加拉、中國南部、緬甸、泰國、柬埔寨、柬埔寨、越南、安達曼、尼古巴、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東北

生育地:海岸林至低海拔森林林緣

海拔高:1000m以下

羽葉金合歡是豆科灌木或木質藤本。二回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極細小。枝條及葉軸背面都具硬刺。花白色,頭狀花序,叢生於枝條上。莢果。型態與台灣野生的藤相思樹類似,但藤相思樹枝五陵,而臭菜枝條是圓柱狀。嫩葉可食。由於具有濃厚的瓦斯味,又稱為泰國臭菜或瓦斯菜。泰文ชะอม,讀做Cha-om1753年時,林奈在《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書上將它放在含羞草屬,命名為Mimosa pennata廣泛分布於印度、喜馬拉雅山南麓,經東南亞各國至澳洲。引進台灣已相當長的時間,可能是1950年代或1960年代泰緬孤軍帶進台灣。後來經由新住民的推廣,越來越普遍。
IMG_0086036IMG_9031IMG_9030IMG_9022IMG_902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amarindus indica L.

科名:豆科(Leguminosae

原產地:非洲

生育地:灌叢、疏林、河岸林

海拔高:0-1500m

羅望子是豆科喬木,高可達30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花淡橘黃色,總狀花序腋生。莢果貌似小狗的排遺,又被戲稱是狗大便。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的乾燥森林及疏林,栽培歷史久遠,是1753年林奈在《植物種志》書中發表的眾多植物之一。印度及東南亞地區栽培特別多,是他的主要產區。台灣於1896年引進,較老的公園及校園常可見到巨大的植株,台中公園、大同國小、台中酒廠文創園區便有栽培。台中東協廣場、大賣場常見販售其果實。成熟果假種皮可生食,酸酸甜甜,未熟果也可以直接生食,酸味較熟果更強。東南亞沒有醋,羅望子便成為東南亞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酸味來源。可以煮湯、做咖哩、做沾醬,應用十分廣泛。可高壓、扦插或種子繁殖。栽培容易,對環境適應力強,較乾燥或非常潮濕的環境都可以生長良好。實生小苗較怕冷,要特別注意。成樹耐寒性佳,全台平地皆可存活。不過需要明顯的乾季才會開花,北部地區濕冷,開花結果情況差。
20170727大同國小_620170727大同國小_120170727大同國小_220170727大同國小_320170727大同國小_52013103020171114台中文創園區_320171114台中文創園區_220171114台中文創園區_1201705282017073020171008_220150811201305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Sesbania grandiflora (L.) Poiret

科名:豆科蝶形花亞科(Leguminosae/Papilionoideae

原產地:印度、緬甸、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沼澤和海岸林

海拔高:0-1000m

大花田菁是豆科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15公尺,枝條無毛。一回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兩面有倒伏性的毛絨。蝶形花白色或紫紅色。總狀花序腋生,下垂。豆莢細長,可達3050公分。它的花比一般的田菁大很多,整朵花約有七八公分長。拉丁文學名的種小名也是大花之意。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1910年台灣近代農業教育的先驅,藤根吉春先生率先自新加坡引進大花田菁,作為觀賞花木,偶爾也作為綠肥。由於花可以食用,1990年後新住民廣為栽植。花類似金針花的口感。煎、煮、炒都可以,作法也類似金針花。食用前要將花蕊去掉才沒有苦味。台中東協廣場有販售。雖然大花田菁也挺好吃的,但是我個人偏好上次介紹的爪哇田菁,味道比較甜。
IMG_9735IMG_9732IMG_9731IMG_9803IMG_9837IMG_9804IMG_0239IMG_9047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Sesbania javanica Miq.

科名:豆科(Leguminos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沼澤、濕地、水田

海拔高:

爪哇田菁是豆科灌木,高約3公尺。一回羽狀複葉,莖、葉都密被毛。蝶形花橘黃色,旗瓣背面有不規則暗紫褐色細斑點。總狀花序腋生。莢果細長。乍看之下跟常見的綠肥作物田菁很類似,但是它的花比田菁(Sesbania cannabiana)大,較大花田菁(Sesbania grandiflora)小,加上全株毛絨絨的,很容易區分。在傍晚開花,可以食用。應該是近年來高雄地區的新住民所引進,還十分少見。泰文ดอกโสน(意思就是田菁),高棉文ស្នោ。泰國、柬埔寨、寮國都會食用。可以炒豬肉或煎蛋。生吃的話微甜,沒有澀味,炒熟後十分爽口,類似金針花的口感。是我目前吃過的東南亞蔬菜裡面最好吃的。
IMG_9604IMG_9602IMG_9594IMG_9587IMG_958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科名:瓜科(Cucurbit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北部、菲律賓、蘭嶼、台灣(南部較多)

生育地:森林內開闊處或林緣,草質藤本

海拔高:0-1000m

木鱉子是瓜科多年生藤本。單葉、互生,三角形、三裂至五裂的掌狀裂葉。單性花,淡黃色,雌雄同株,單生於葉腋,花苞形狀如雙殼綱的貝殼。果實橘紅色,有棘刺狀突起。種子黑褐色,扁平,似鱉甲,故名木鱉子。廣泛分布在印度至澳洲熱帶地區。台灣南部也常見。種子有毒,可以做藥用。原本台灣的原住民就會食用它的嫩芽,還有綠色的未熟果。近幾年,業者從印尼及越南又引進的木鱉子,果實似乎比台灣野外的更大。東協廣場可以買到新鮮果實。東南亞地區會將紅色果肉伴在飯裡煮。我個人沒有吃過,不曉得好不好吃,但是新鮮的果實有微量的毒素,一定要煮過才能食用。因為美國研究木鳖果富含茄紅素、還有很多很多營養素,所以又被稱為天堂果、長壽果什麼的,在台灣活了不知道幾千幾萬年的「雜草」木鱉果突然就大流行了。忍不住想小小吐槽一下,台灣流行過太多所謂的保健食物了諾麗果辣木巴西莓、南非葉、山刺番荔枝、欖仁樹葉,只要又哪一篇報導說吃什麼可以抗癌,或是減肥,很多人就會一窩蜂去栽培、食用。我相信植物本身含有很多營養,而且怕死是人之常情,但是亂吃、吃太多,不見得對身體好。未煮就亂吃守宮木而死亡的案例殷鑑不遠。
2017102220171008_1IMG_6678IMG_9016IMG_9015IMG_6688IMG_6682IMG_6685IMG_9839IMG_984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aederia lanuginosa Wall.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原產地:中國雲南、緬甸、泰國、越南

生育地:疏林或灌叢、荒野、海岸

海拔高:0-1900m

絨毛雞屎藤是茜草科藤本,具分枝,莖暗紫紅色,嫩枝被毛,老枝則無毛。單葉、對生、全緣,葉背暗紅色,葉兩面及葉柄皆被毛。花白色,內部暗紅色,鐘形,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核果。原產於中國及中南半島,可供藥用,是2017年夏天在東協廣場越南菜攤上看到的蔬菜。越南文是Mơ tam thể,翻譯是夢三,不知為何。網路上食用的資料多半是越南文,似乎可佐法國麵包、沙拉或是乳酪一起食用。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osmos caudatus Kunth

科名:菊科(Aste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西印度群島

生育地:田野、草地

海拔高:0-2600m

帝皇烏藍是菊科秋英屬一至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可達3公尺。葉三回羽狀深裂,十字對生。頭狀花序頂生,外圈花瓣粉紅色。帝皇烏藍的中文名是來自馬來語Ulam RajaUlam是菜的意思,Raja就是王。海棠王Begonia rajah)或馬來王豬籠草(Nepenthes rajah)的拉丁文學名裡也有Raja。菲律賓稱為Wild Cosmos,意思是野生的秋英。越南文是Sao nhái hồng,意思好像是粉紅色的山寨星星。印尼文則稱為Kenikir。原產於中美洲,傳到東南亞地區莫名的流行。是一種有苦澀味的生菜,可以沾魚露或參峇醬直接生吃,或是煎蛋一起吃。在馬來西亞當地居民的心目中是一種養生的蔬菜,網路上說有很多營養,還可以抗氧化治療高血壓什麼鬼的,難怪叫它菜王(Ulam Raja)。療效我是上網查的,有沒有實際功效我不保證。
/tmp/phpNNYG1l/tmp/phpdmppffIMG_720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761975_1652832851414490_8600159278284908171_n

學名:Eryngium foetidum L.

科名:繖形科(Ap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路旁,丘陵,山地林下以及溝邊等濕潤處

海拔高:100-1700m

刺芫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極短。葉叢生於基部,邊緣有刺。花細小,花梗自植株基部伸出,聚繖狀排列的頭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下方會有一圈葉狀的苞片。離果。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iper sarmentosum Roxb.

科名:胡椒科(Piperaceae

原產地:印度東北、中國南部、寮國、柬埔寨、越南、安達曼、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內、溪谷、灌叢等潮濕處

海拔高:0-1000m

假蒟是胡椒科風藤屬草本或亞灌木,高可達1公尺。但多半倒伏,僅末梢直立生長,莖每節都容易發根。單葉、互生、全緣。肉穗狀花序,與葉對生。漿果。假蒟,越南稱為lá lốt,泰國為ชะพลู。越南語是葉子的意思,lốt音譯為洛,所以有不少人稱之為越南洛葉。其葉子可食用,亦可供藥用。廣泛分布在喜馬拉雅山麓至印尼。胖胖樹推測它是2000年以後新住民及草藥商人同時引進的植物,在中南部有不少人栽種。栽培容易,扦插究容易成活,但是冬天容易凍死。它葉子可以包肉生吃,包肉烤食,或包肉下去煎或炸,沾魚露來吃。有一種淡淡的香氣,有一點點類似九層塔。我認為它應該是東協廣場賣的蔬菜中比較多台灣人可以接受的植物。
/tmp/phpkD04jU/tmp/phpuHPWjPIMG_7758201707102017062620170507成功路201707082017052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