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 1862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菲律賓呂宋島及中部諸島、蘭嶼、恆春半島

生育地: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800m

菲律賓白蝴蝶蘭是中大型蝴蝶蘭。不開花的時候,菲律賓白蝴蝶蘭跟南洋白蝴蝶蘭Phalaenopsis amabilis)的型態非常類似,根、莖、葉都十分相像。二者的差異除了菲律賓白蝴蝶蘭的唇瓣為短三角形,南洋白蝴蝶蘭為長三角形外,南洋白蝴蝶蘭的瘤狀體上端,左右各有一支突起,而菲律賓白蝴蝶蘭則各有兩支突起。部分個體具有香味。在菲律賓,幾乎每個島嶼都有菲律賓白蝴蝶蘭分布,但是巴拉望島和民答那峨則否。它多半生長在海拔300公尺的原始林或次生林。在台灣恆春半島與海岸山脈則多分布在500800公尺的森林中,在蘭嶼常著生在榕樹上。

菲律賓白蝴蝶蘭種小名意思是愛與美的女神,也就是我們所熟悉希臘神話中的維納斯。因為諧音而俗稱阿婆蝴蝶蘭。歐洲首位發現菲律賓白蝴蝶蘭的是一為耶穌會弟兄喬治.約瑟夫.卡邁爾(Georg Joseph Kamel)。他在1683年接受耶穌會的派駐到菲律賓。由於擅長繪畫與植物學,卡邁爾成為第一位收集並記錄菲律賓植物的歐洲人。而菲律賓白蝴蝶蘭則是在1704John Ray的期刊《植物歷史》(Historia plantarum)第三輯中由卡邁爾發表並命名為Visco-Aloes Luzonis decima quarta1837Cuming再度發現菲律賓白蝴蝶蘭,隔年首次將活體寄送到英國給園藝學家Rollisson.並於同年秋天於Rollisson家開花。不過,一開始Lindley卻將菲律賓白蝴蝶蘭誤為是Phalaenopsis amabilis,而將Phalaenopsis amabilis視為一個新種命名為Phalaenopsis grandiflora。這個雙重錯誤一直到1862年才由Reichenbach糾正,並正式替菲律賓白蝴蝶蘭命名。而台灣的白蝴蝶蘭採集記錄,最早應該是1896年英國人Henry在恆春半島發現,隔年日本人又於蘭嶼發現。命名及得獎過程在此不贅述。根據台灣養蘭的老前輩描述,蘭嶼產的阿婆蝴蝶蘭葉較圓、花梗較短。野外已採集殆盡除了白蝴蝶蘭,台灣原生的蝴蝶蘭還有桃紅蝴蝶蘭Phalaenopsis equestris
20140329_320140328_120140402 
菲律賓宿霧(Cebu)產紅唇

20120412_1120120412_320120412_6
台灣滿州產

20120129_720120129_220120129_320120311_3
號稱蘭嶼產,但瘤狀體及花梗特徵不符

20120211_420120215_2
號稱大武產,但瘤狀體特徵不符  
 
 

arrow
arrow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