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Phalaenopsis amabilis (L.) Blume 1825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西理伯斯、摩鹿加、新幾內亞、澳洲北部、菲律賓巴拉望

生育地:河岸、溪畔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1500m

南洋白蝴蝶蘭為中大型蝴蝶蘭。葉綠色至深綠色,長橢圓形。花大而美,總狀花序20-60cm,偶爾可見分叉。一般可開610朵花。老株甚至可著花40-50朵,相當壯觀。唇瓣基部泛黃色,側裂有褐色斑點。部分產區會有淡香。一般著生於海拔600m以下低地熱帶雨林大樹樹幹或大的枝條,最高可達海拔1500m

南洋白蝴蝶蘭的種小名意思是可愛的。前兩個音節的的諧音發音類似台語的阿媽,所以台灣一般俗稱南洋白蝴蝶蘭為阿媽。過去台灣產的白蝴蝶蘭也被歸並在這個種,所以台灣白蝴蝶蘭常被稱為台灣阿媽。但後來台灣跟菲律賓產的白蝴蝶蘭已經獨立成另一個種菲律賓白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因種小名諧音而俗稱阿婆。二者間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阿婆蝴蝶蘭的唇瓣為短三角形,阿媽蝴蝶蘭為長三角形。

南洋白蝴蝶蘭在17世紀中葉歐洲就有發現紀錄。德國G. E. Rumphius在摩鹿加群島的安汶島發現,並於1750年出版的《安汶島植物》(Herbarium Amboinese)書中,名之為Angraecum album majus,意為月亮蘭花。1752Peter Osbeck由中國回英國途中,在爪哇西部的島嶼下船取水時,自岸邊叢林採集到南洋白蝴蝶蘭,並帶回歐洲交給知名生物學家林奈(Linnaeus)。隔年,林奈先生將其發表於期刊《植物物種》(Species plantarum),名為Epidendrum amabilis。當時林奈先生將所有著生性蘭花皆放在樹蘭屬(Epidendrum)。1798Roxburgh博士自摩鹿加引進南洋白蝴蝶蘭至印度加爾各答,並於1814年將他歸併到穗蘭屬而發表為Cymbidium amabile。然而,蝴蝶蘭並沒有穗蘭屬所擁有的假球莖。一直到1825年,荷蘭大學布魯米(Blume)博士短暫任職爪哇皇家植物園園長時,將他在於爪哇中部南方Kambangan小島植物採集途中見到的南洋白蝴蝶蘭命名為Phalaenopsis amabilis,同時以南洋白花蝴蝶蘭為模式種,發表蝴蝶蘭屬。1846年,南洋白花蝴蝶蘭活體首度由爪哇運送至英國維奇苗圃(Veitch Nursery),1950年首度開花。而後,東南亞各地不斷發現南洋白花蝴蝶蘭,並且陸續以不同的學名或變種名發表。在此不贅述。台灣於1950年之前便引進南洋白蝴蝶蘭。

目前已是白蝴蝶蘭花期末,請把握最後賞花的機會囉!

20120509_420120509_120120126_2  
爪哇產,葉帶紅色素。

20130410_420130505  

沙巴產,花特大,唇瓣中裂片先端二裂長鬚黃色。

20110723_720110723_6  

新幾內亞產,有學者列為變種var.rosenstromii

20110702_5
東帝文產,花較小。

20120107_建國螢橋_蘇拉維西阿媽  
蘇拉維西產。

20140531建國花市螢橋蘭園  
摩鹿加產。

arrow
arrow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