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Callerya nieuwenhuisii (J.J.Sm.) Schot./Whitfordiodendron nieuwenhuisii (J.J. Sm.) Merr./Millettia nieuwenhuisii J.J.Sm.
科名:豆科蝶形花亞科(Leguminosae/Papilionoideae)
原產地:婆羅洲
生育地:低地原始密林,木質大藤本
海拔高:1600m以下
大莢藤是豆科的巨大木質藤本,莖非常粗大。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尾狀尖。幼株有重演化現象,為單葉。蝶形花橘紅色,最大片的旗瓣中央有一抹黃色,十分美麗。非常胖大的圓錐花序,幹生。果實貌似花生,十分巨大,因而被稱之為巨花生藤。最初被發現時,荷蘭著名植物學家Johannes Jacobus Smith(1867-1947)將他放在崖豆藤屬(Millettia),後來的植物學家又不斷的修正,重新分類,改了幾次屬名,目前比較新的分類方式是歸類在昆明雞血藤屬(Callerya)。婆羅洲雨林特有植物。台灣最早應該是2010年由知名部落客陸人丙先生引進。果實如巨大版的花生,種子必須煮熟了才能食用。據說味道如花生混了馬鈴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