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蝴蝶蘭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名:Phalaenopsis chibae T. Yukawa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越南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400 -600m

千葉蝴蝶蘭也是小型種蝴蝶蘭。不開花的時候植株跟金氏蝴蝶蘭Phalaenopsis deliciosa)類似。不過千葉蝴蝶蘭的葉顏色較深,長橢圓形,葉面略帶紫紅色,葉背暗紫紅色,葉緣無波浪狀。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長可達20公分。花期長,開花性佳。花瓣較萼片窄,黃色底,基部有褐色斑塊。唇瓣半圓形,先端向內凹。側裂片小,白色。

千葉蝴蝶蘭種小名是紀念他的發現者千葉雅亮先生。千葉雅亮先生是日本蝴蝶蘭愛好者,他於上個世紀末在越南首度發現千葉蝴蝶蘭。然而,1994年千葉先生去世前仍未發表。一直到1996年其子才將他的遺稿整理成原種蝴蝶蘭專書,並以千葉先生的姓為千葉蝴蝶蘭命名並發表。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corningiana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

生育地:石灰岩地靠近瀑布附近巨大多苔的樹上,離地面約3至6m左右,著生

海拔高:450 -610m

柯寧蝴蝶蘭或康寧蝴蝶蘭,跟上次介紹的南洋蝴蝶蘭十分相似。植株與花的形態及大小、花瓣和萼瓣底色、唇瓣的樣子都類似。甚至產區跟花期都有重疊。而且二者都具有香氣,尤其是柯寧蝴蝶蘭有濃郁的葡萄酒香氣。因此二者常被搞混。不過就植物分類學的角度,兩者究竟還是被區分成不同的種類。除了蝴蝶蘭分類最重要依據的瘤狀體形狀不同,柯寧蝴蝶蘭的唇瓣中裂片深紫色 縱線向兩側擴散,並向前後延伸至蕊柱及跟側裂片基部。而南洋蝴蝶蘭線條則無擴散。且柯寧蝴蝶蘭花瓣及萼瓣上暗紅色斑紋有一半以上是縱向,而南洋蝴蝶蘭皆為橫向條紋。

1879年,英國蘭商Harry J. Veitch在新加坡Norman園藝的目錄中發現了一棵被視為紫紋蝴蝶蘭(Phalaenopsis violacea)變異個體的美麗蝴蝶蘭。Veitch將他買下,寄給著名的蘭花學者Reichenbach教授鑑定。並且在給Reichenbach教授的信中提到,如果這株新發現的蘭花確定是一個新種,希望能夠以美國蘭花栽培先驅Erasmus Corning先生的名字來命名。因為柯寧先生是Veitch非常重要的客戶,他想藉此表示一點敬意。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sumatrana Korth. &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緬甸、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菲律賓巴拉望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700m

    南洋蝴蝶蘭葉長卵型,花徑可逾6公分。花瓣上有疏密不均的暗紅色或褐色橫紋或斑塊,白底、黃底或綠底。舌辦先端超過1/2生有白色短鬚,側翼黃色。花具有明顯香氣,晚春至初夏開花。廣泛分佈在東南亞地區的熱帶低地雨林,故中文名南洋蝴蝶蘭。此原種應該是1859Gerssen至蘇門答臘替Teijsmann採集紫紋蝴蝶蘭(Phalaenopsis violacea)時首度被發現。TeijsmannGerssen採集的植株,以Phalaenopsis zebrina之名寄送至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園。該批植株後來僅有一株存活,並於1860年首度開花。該年,荷蘭博物學家Korthals博士與Heinrich G. Reichenbach 教授以其發現地蘇門答臘正式命名與發表。1839Korthals博士在蘇門答臘調查時發現並描繪,且被Reichenbach 教授稱為zebra的植株,後來證實是僅分布於蘇門答臘的漢字蝴蝶蘭Phalaenopsis inscriptiosinensis)。南洋蝴蝶蘭葉長卵型,花徑可逾6公分。花瓣上有疏密不均的暗紅色或褐色橫紋或斑塊,白底、黃底或綠底。舌辦先端超過1/2生有白色短鬚,側翼黃色。花具有明顯香氣,晚春至初夏開花。
12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javanica J.J. Sm.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爪哇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700m

爪哇蝴蝶蘭也是一種小巧可愛的蝴蝶蘭。葉橢圓形或卵形,波浪狀,長10-15公分。花具香氣或怪味,花序下垂,花徑約3公分。萼瓣白底上布滿暗紅色斑點排列而成的縱紋。不易與其他原生種蝴蝶蘭混淆。分布在印尼爪哇島西部至南部潮濕森林中。19144月歐洲首度發現爪哇蝴蝶蘭此一原生種,並於1918年由J.J. Smith正式發表,以其發現地爪哇命名。而後爪哇蝴蝶蘭便如同消失了一般。直到1975年才由印尼華僑林啟輝先生再度發現

20110428_22011051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deliciosa Rchb. f. var. philippinensis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600m    

菲律賓金氏蝴蝶蘭是小型種蝴蝶蘭。它跟金氏蝴蝶蘭Phalaenopsis deliciosa非常相似,究竟要放在變種,或是獨立成一個種仍有爭議。不過他跟金氏蝴蝶蘭可以區分。兩者花的形狀不同,金氏為五邊形,菲律賓金氏呈三角形。金氏花瓣有粉紅色細點,菲律賓金氏有淡紅色線條。金氏舌瓣扇形,先端凹陷深:菲律賓金氏舌瓣倒三角形,先端凹陷淺。此外,就葉片來看,金氏波狀緣,菲律賓金氏全緣。即使不開花也能夠分辨。

菲律賓金氏蝴蝶蘭變種名和菲律賓蝴蝶蘭Phalaenopsis philippinensis相同意思就是菲律賓的。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deliciosa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西里伯斯、摩鹿加、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600m

金氏蝴蝶蘭是小型種蝴蝶蘭。葉墨綠色而有金屬光澤,橢圓形,波狀緣。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長可達15公分。花瓣較萼片窄,白色底,或基部有紫紅色細小斑點。唇瓣較蕊柱長,紫紅色,前緣白色,先端向內凹。紫紅色側裂片扇形,上有白色縱紋。金氏蝴蝶蘭分佈很廣,幾乎遍及東南亞。各產區的花型皆有些許差異。

金氏蝴蝶蘭種小名意思是纖細脆弱的,它的植株與花梗就如同其名,十分纖細。1854年,金氏蝴蝶蘭被植物分類學家Reichenbach放在蝴蝶蘭屬。1885年,Trim將它移到朵麗蘭屬(Doritis),命名為Doritis latifolia1862年,再回歸蝴蝶蘭屬,由Teijsm & Binn命名為Phalaenopsis bella1970年,Hunt以金氏蝴蝶蘭為模式種發表金氏蝴蝶蘭屬Kingidium,並將他命名為Kingidium decumbens。同年,Hermen Sweet博士,將另一個產區的個體命名為Kingidium deliciosa2001年,Eric A. Christenson再度張將它放回蝴蝶蘭屬。不論如何,金氏蝴蝶蘭都是相當特殊且美麗的物種。花朵雖然十分迷你,但是相當討喜,幾乎全年都會開花。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parishii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

生育地:近溪流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500m以下

派瑞許蝴蝶蘭是小型種蝴蝶蘭。他的植株十分迷你,約10公分大就會開花。花朵有人說像兔子,胖胖樹個人到覺得像獅子。唇辦紫色或酒紅色,葉面泛銀光。栽培容易,每年約五月初開始開花。他生長在喜馬拉雅山南麓500公尺以下的熱帶季風雨林。尤其喜歡生長在溪流邊濕度高的地方。如果環境太過乾燥,會有落葉的現象。

派瑞許蝴蝶蘭或稱柏氏蝴蝶蘭,種小名是為了紀念1864年首位在緬甸發現派瑞許蝴蝶蘭的美國植物學家派瑞許先生(Samuel Bonall Parish)。派瑞許將它收集到的派瑞許蝴蝶蘭寄給英國皇家植物園。隔年由德國的Reichenbach教授命名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schilleriana Rchb. f. 1860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菲律賓呂宋島南部和Visayas海的MarinduqueBiliran兩個島嶼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450m

西蕾麗蝴蝶蘭為中大型蝴蝶蘭。葉墨綠色,長橢圓形,葉背紅色或棕色,葉面具有明顯的銀斑或不規則橫紋,因此又被稱為虎斑蝴蝶蘭。花粉紅色,側萼瓣基部於中肋下緣有細小斑點。唇瓣鳶形,側裂片白色,基部上緣有褐色斑點。開花性極佳,圓錐花序長30-60cm,多數個體會於花朵全數開放後數天散發香味。原生地著生於海拔450m以下低地熱帶雨林大樹上高處。

西蕾麗蝴蝶蘭的種小名是為了紀念德國漢堡的參事兼蘭花蒐集者Consul Schiller先生。他於1858年透過馬尼拉的M. Porte輸出30株西蕾麗蝴蝶蘭,並於1859年將西蕾麗蝴蝶蘭引進歐陸。Schiller先生也是首位成功於歐陸保留了第一株西蕾麗蝴蝶蘭的人,該株西蕾麗蝴蝶蘭於18603月首次在歐陸開花,同年由Heinrich G. Reichenbach 教授發表。台灣自日劇時代便引進西蕾麗蝴蝶蘭,並大量栽培。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mariae Burbidge ex Warner & Williams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婆羅洲、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600m

    瑪莉蝴蝶蘭是Frederick Williams Thomas Burbidge1878年在菲律賓蘇魯島(Sulu)首次採集,並以她太太的名字命名。1883年由Warner Williams正式發表。它主要分布在菲律賓群島,向南延伸達婆羅洲西部。海拔約600公尺低山地雨林大樹的樹幹或大的分枝上遮陰處。由於它的產地及舌瓣與之前介紹過的路德蝴蝶蘭Phalaenopsis lueddemanniana)相似,因此早期曾經被質疑是路德蝴蝶蘭的變異種。不過,瑪莉蝴蝶蘭的花朵大小、斑紋、花型都跟路德有所差異,不易混淆。所以不久便確定是獨立種無誤。
20100925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cornu-cervi Blume &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尼古巴、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近冠層處,著生

海拔高:0 -800m

    鹿角蝴蝶蘭是以其花梗前端生長成扁平狀類似鹿角而得名,cornu cervi 拉丁文的意思即是像公鹿角狀的。其分布相當廣泛。印度阿薩姆原生叢林,也盛產錢幣石斛(Dendrobium lindleyi)。在緬甸則生長於伊洛瓦底江(Irrawaddy河口的 Swampy島上。尤其喜歡著生於濃密的芒果樹蔭所形成的潮濕環境,以避免被風吹乾。在印尼生長在石灰岩丘陵森林樹上,常跟斑花蝴蝶蘭P.maculata)一起出現。 在馬來西亞生長的地方與紫紋蝴蝶蘭(P. violacea)相近。不過,鹿角蝴蝶蘭喜歡較明亮的冠層。在菲律賓,鹿角蝴蝶蘭只發現於巴拉望島(Palawan)。不同產區的鹿角蝴蝶蘭,花的顏色、大小都略有差異。有的個體偏紅,有的個體偏黃。

20110619_220110522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inscriptiosinensis Fowlie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蘇門答臘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 -900m

    漢字蝴蝶蘭的花主要是米白色至黃綠色底,上頭佈有紅褐色斑點,斑點大小與粗細不一。
45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lueddemanniana Rchb.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 -500m

路德蝴蝶蘭廣泛分布於菲律賓各島嶼。其花有明顯香氣,花瓣上佈滿不規則紅色橫紋。花謝後會生高芽。目前正是花季。

胖胖樹在此澄清,照片上個體二不是特殊個體。開出紫色花來是相機造成顏色失真。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alaenopsis amabilis (L.) Blume 1825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西理伯斯、摩鹿加、新幾內亞、澳洲北部、菲律賓巴拉望

生育地:河岸、溪畔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1500m

南洋白蝴蝶蘭為中大型蝴蝶蘭。葉綠色至深綠色,長橢圓形。花大而美,總狀花序20-60cm,偶爾可見分叉。一般可開610朵花。老株甚至可著花40-50朵,相當壯觀。唇瓣基部泛黃色,側裂有褐色斑點。部分產區會有淡香。一般著生於海拔600m以下低地熱帶雨林大樹樹幹或大的枝條,最高可達海拔1500m

南洋白蝴蝶蘭的種小名意思是可愛的。前兩個音節的的諧音發音類似台語的阿媽,所以台灣一般俗稱南洋白蝴蝶蘭為阿媽。過去台灣產的白蝴蝶蘭也被歸並在這個種,所以台灣白蝴蝶蘭常被稱為台灣阿媽。但後來台灣跟菲律賓產的白蝴蝶蘭已經獨立成另一個種菲律賓白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因種小名諧音而俗稱阿婆。二者間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阿婆蝴蝶蘭的唇瓣為短三角形,阿媽蝴蝶蘭為長三角形。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