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Dalbergia oliveri Gamble ex Prain
科名:豆科(Fabaceae or Leguminosae)
原產地: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生育地:常綠原始林、次生林、半落葉林、河岸林
海拔高:1200m以下
奥氏黄檀喬木是喬木,樹幹通直,高可達30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嫩葉紅色、小葉全緣。蝶形花紫色,約1公分,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莢果扁平呈翅果狀,內含種子1至2枚。原產於中南半島,由於木材佳,IUCN於2013年後將它列為瀕危物種。引進台灣的時間不詳,目前僅知台北植物園重要木本植物區內有兩株。
2019年4月16日,臉書上有位花友黃莉蓉於「拜託~_~幫我鑑定一下這棵植物好不好嘛~~~~~~」社團上發文詢問一株位於台北植物園內正在開花奇特的樹木。感謝王秋美博士信任,與我討論是何種植物,而有機會第一時間記錄了奥氏黄檀。一開始花的照片讓人連想到魚藤屬的植物,但透過照片可以發現該株樹木是魚藤屬中少數為大喬木的樹魚藤(Derris microphylla)形態有所差異。遍尋過去曾引進台灣的蝶形花亞科的植物,一無所獲。4月17日下午,我特地到台北植物園尋找該樹並觀察,發現該種豆科喬木似有兩株,一棵樹幹通直,一棵傾斜,正在吐新葉,花牌皆標示為小實孔雀豆。兩樹大小差不多,目測胸高直徑約25-30公分,樹高約12-13公尺。不過,這兩株大樹皆為一回羽狀複葉,且傾斜的一株正在開花,滿地落花為蝶形花,明顯不是孔雀豆。4月18日王博士前往採集,經解剖後發現雄蕊數為5+5,開始往黃檀屬查詢,才確認了這兩株大樹的身分。台北植物園栽培了非常多特殊的熱帶植物,其中還有少數植物因為引進紀錄遺失,種類待鑑定。而近年來因為智慧手機發展,拍照便利,加上臉書使用率高,許多植物在細心的公民科學家參與下陸續出現,過去引進的珍貴文化資產得以被認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