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蕨類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名: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K. Presl/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

科名:腎蕨科/蓧蕨科(Nephrolepidaceae/Oleandraceae

原產地:熱帶亞洲、台灣

生育地:林下、林緣、偶生樹上,地生或偶著生

海拔高:低至中海拔

    腎蕨是大家熟悉的觀賞植物,也常被稱為羊齒。一回羽狀葉叢生在短直立莖,而利用匍匐莖不斷蔓延擴張。另外,腎蕨還具有地下塊莖可以儲藏水分,可利用其度過過 分乾旱的情況。台灣腎蕨屬有三種,其中腎蕨最小型。其羽片跟羽片緊鄰,羽片基部具耳狀突起覆蓋羽軸,是與其他兩種腎蕨區分的主要差異。腎蕨在台灣十分常見,不過多半生長在相對明亮乾旱的地方。如林緣或崩塌地,往往蔓生成一片。偶爾也會再樹幹上發現他的蹤跡。是很好栽培的植物。
2010090220100921富陽公園_1201009142013021220140323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diantum peruvianum Klotzsch

科名:鳳尾蕨科/鐵線蕨科(Pteridaceae/Adiantaceae

原產地: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潮濕森林林下,地生

海拔高:0-1500m

祕魯銀幣鐵線蕨是大型的鐵線蕨,二回羽狀複葉,嫩葉紅色。它的小羽片算是鐵線蕨中最大的種類。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麓地潮濕森林。廣泛被栽培供觀賞。台灣之前也曾經流行過一陣子,但是可能因為栽培有一定難度而在市場消失。它喜歡遮陰且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冬天寒流最好收進室內或溫室避免凍傷;夏天要避免高夜溫。太冷或悶熱不通風都會導致祕魯銀幣鐵線蕨死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它是大葉鐵線蕨(Adiantum macrophyllum),經由雨林植物玩家夏洛特大前輩指正才知道原來它是秘魯銀幣。兩者最明顯的差異是,大葉鐵線蕨的羽片對生,而秘魯銀幣地羽片是互生。
20101005_220110708_00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Ophioderma pendula (L.) C. Presl

科名:瓶耳小草科(Ophioglossaceae

原產地:模里西斯、印度、斯里蘭卡、中國雲南、廣西、海南島、馬來半島、婆羅洲、澳洲、波里尼西亞、菲律賓、蘭嶼、台灣、日本屋九島、種子島

生育地: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台灣1000m以下

    瓶爾小草是很特別的一個科,根莖葉皆肉質,幼葉不捲旋。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有5屬約90種。台灣有4屬約8種,低至高海拔及蘭嶼都有分佈,但是每一種都有其特殊的生長環境,都不常見。其中帶狀瓶爾小草是最特別的一種,不同於其他各屬皆地生,帶狀瓶爾小草是著生植物。帶狀單葉可長達100公分,全緣,扭曲狀,有時會二叉分裂。孢子囊枝著生在葉中段。台灣及蘭嶼潮濕成熟的森林中才有機會見到。常常著生在山蘇類基部。是很美麗的懸垂性蕨類。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Davallia solida (G. Forst.) Sw.

科名:骨碎補科(Davalliaceae

原產地:緬甸、馬來西亞、太平洋島嶼、菲律賓、蘭嶼、台灣南部

生育地:低丘雨林或潮濕森林下或林緣樹幹上中高位或岩壁上,著生或岩生

海拔高:低海拔

    骨碎補科分布在歐、亞、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全世界約8屬,110多種。台灣有411種。其中以花市常見的兔腳蕨(Humata griffithiana——杯狀蓋陰石蕨——最為人所熟之。闊葉骨碎補有一點點像是放大版的兔腳蕨。葉柄長可達30公分,二至三回羽狀複葉長亦可達30公分。 最基部羽片最下方朝下的小羽片特長且羽狀裂,使葉片呈五邊形。闊葉骨碎補跟其他多數骨碎補科的植物一樣,憑藉著粗肥且密佈鱗片的走莖不斷在樹幹上或岩石上 擴張其領域。因為葉柄基部具關節,於天候條件惡劣時會落葉,以走莖度過極端乾旱或低溫的天氣。闊葉骨碎補是典型的熱帶植物,台灣南部是其分布北限。雖然不是稀有植物,卻因闊葉骨碎補在台灣僅分布於屏東、台東、蘭嶼、綠島,要在野外見到他不如兔角蕨那麼容易。不過,最近胖胖樹在台中惠文花市見到其蹤跡,被稱為新綠蕨,放在三盆100的區域。大大方便喜愛蕨類的花友們觀賞及收藏。
20110707-111照片 38920130212_120110428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Blechnum orientale L.

科名:烏毛蕨科(Blechnaceae

原產地:東南亞、新幾內亞、澳洲、太平洋島嶼、蘭嶼、台灣、琉球

生育地:雨林或潮溼林下空曠處或林緣、偶見林下,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在蘭嶼觀音座蓮後,胖胖樹要介紹另一種大型常綠多年生地生性蕨類——烏毛蕨。烏毛蕨廣泛分布在亞洲至澳洲昆士蘭間熱帶地區低海拔森林,台灣亦十分常見。屋毛蕨比較喜歡明亮的環境,所以多半生長在林緣或是林下開闊處。也因為如此,烏毛蕨比一般地生性蕨類耐旱、耐陽光曝曬。其幼葉紅色,便是為了避免未成熟的葉綠素被陽光破壞。不過烏毛蕨適應能力很強,在林下較陰暗的地方還是可以見其生長。這是一種很美麗的植物,胖胖樹真情推薦。
2013040420140414_220140318_120140322_12013122220110630_120100921_120110709-17120110709-14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Angiopteris palmiformis (Cav.) C. Chr.

科名:觀音座蓮舅科(Marattiaceae

原產地:泰國、大溪地、菲律賓、蘭嶼、綠島、恆春半島

生育地:山溝谷地成熟森林下、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台灣500m以下

    蘭嶼觀音座蓮是一種非常大型的地生性多年生草本蕨類,成熟植株葉可長達4公尺。蘭嶼觀音座蓮跟台灣低海拔森林常見的觀音座蓮(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很類似,兩者葉柄及羽軸基部皆膨大成葉枕,可調節水分的蒸散。葉柄具關節,基部有兩枚木質化托葉。老葉脫落後,托葉宿存如觀音菩薩的蓮花座般,故名。此外,兩者皆有重演化現象。幼株一回羽狀複葉,成熟植株二回羽狀複葉。不過,蘭嶼觀音座蓮與觀音座蓮除了分布地點與植株大小不同外,型態上也有些細微的差 異。蘭嶼觀音座蓮的回脈幾乎達羽片中肋處,小羽片狹長形,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而觀音座蓮回脈僅達孢子囊側,小羽片闊披針形,先端突尖,基部圓鈍形。而且蘭嶼觀音座蓮托葉木質化不如觀音座蓮明顯,葉柄脫落後托葉邊緣會捲曲或斷裂,托葉側表面有白色斑點。蘭嶼觀音座蓮在臺灣僅分布於蘭嶼、綠島、龜山島及恆春半島,海拔500公尺以下成熟森林底層潮溼環境。目前胖胖樹收藏的兩棵蘭嶼觀音座蓮都還只是小朋友,葉長不及1公尺。有興趣的花友,北部可至台大植物標本館戶外展示區,中部可至科博館蕨類植物區,欣賞這種壯觀的植物。
20100902_2IMG_1532IMG_1531IMG_188820100902_52008041420110310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silotum nudum (L.) P. Beauv.

科名:松葉蕨科(Psilotaceae

原產地:全球熱帶至亞熱帶、台灣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著生或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松葉蕨遍佈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皆可見。不論是在原始林、次生林,甚至是學校、公園,住家牆腳,胖胖樹都見過他的蹤跡。著生樹幹上或石縫中,但數量不多。在台灣野外,尤其常見其著生於筆筒樹的樹幹上。莖綠色,典型二叉分枝,孢子囊三枚合生。植株高約10~ 50 cm不具真正的根,地下部份為根莖,亦為二叉分支。
20131105興大_120131105興大_42013110320140323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Desv.) Ching/Huperzia carinata (Desv. ex Poir.) Trevis./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

科名:石松科(Lycopodiaceae

原產地:亞洲熱帶、澳洲、玻里尼西亞、台灣南北兩端、琉球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

    覆葉石松葉子較小且硬,覆瓦狀排列在莖上。孢子葉與營養葉同型。莖幼時斜上生長,老莖則下垂。多回二叉分枝。覆葉石松是目前胖胖樹蒐集的四種石松中,生長最慢的種類。
20100729_1200806282007072220111105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Dipteris conjugata Reinw.

科名:雙扇蕨科(Dipteridaceae

原產地:中國西南部、馬來西亞、印尼、太平洋島嶼、菲律賓、蘭嶼、綠島、台灣南北兩端

生育地:低海拔潮濕林緣或空曠處,地生或岩生

海拔高:低海拔

雙扇蕨外型特殊,是許多蕨迷必蒐集的物種,在台灣僅分布於南北兩端。這種分布類型的植物,多半需要較高的降雨量與空氣溼度,許多熱帶雨林的植物在台灣都是這種分布類型。不過,由於台灣北部冬季氣溫低,這也表示這類型的植物對溫度需求較低,在東南亞地區往往可以分布至中海拔。雙扇蕨便是如此。一般來說,雙扇蕨多生長於較開闊的坡面或森林邊緣。不過雙扇蕨耐陰性很好,偶爾也會出現在林下。陽明山、石碇皇帝殿,北宜公路沿線都是欣賞雙扇蕨的好地方。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科名:海金沙科(Schizae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大陸、東南亞至澳洲、太平洋島嶼、菲律賓、蘭嶼、台灣、日本、韓國

生育地:森林邊緣,藤本

海拔高:海岸至低海拔

感謝各位花友的關心,胖胖樹並沒有被新幾內亞的食人族或亞馬遜河的食人魚吃掉。只是剛到一家新的公司,每日早出晚歸,因此沒有持續上來更新部落格。請大家見諒囉!

    這次胖胖樹要介紹的是海金沙,他是很常見卻很特別的藤本性蕨類。不管是城市的公園綠地,或低海拔森林邊緣,都可以見到海金沙的蹤跡。雖說海金沙是藤本,但是他跟其他藤本植物又不同。因為他不是靠著「莖」向上攀爬,而是可以不斷生長的「葉」。這是海金沙科很特別之處。此外,海金沙有二型葉。孢子葉的小羽片會在細裂,十分容易辨識。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latycerium grande (A.Cunn. ex Hook.) J.Sm.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菲律賓民答那峨

生育地:熱帶森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0-500m

    巨獸鹿角蕨也有人稱壯麗鹿角蕨,著生性草本,單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高大,上緣有深裂。乍看之下與澳洲產巨大鹿角蕨P. superbum)極為相似與前一次介紹過的女王鹿角蕨也有一點點相像。不過其孢子葉會分裂成相等的兩片,且各具孢子囊斑。可與巨大鹿角蕨或女王鹿角蕨區分。菲律賓南部的特有植物,早在1916年增澤深治便曾引進;1967年玫瑰張碁祥又再次自日本引進。栽培容易,但是只能用孢子繁殖。由於生長在熱帶地區,冬天要注意保暖

IMG_39412010062920080711  20140332014032320110416_120110416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 Arn.) Copel. var. ebenosa (Nakai) Nemota

科名: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南部、越南、菲律賓、台灣

生育地:林下潮溼處,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紫柄三叉蕨是三叉蕨的變種,外形酷似三叉蕨。但其葉柄和葉軸為暗紫色,羽軸為褐色或草桿色,可做為與三叉蕨的區分依據。此外,紫柄三叉蕨老株多半是二回羽狀複葉,第二與第三對羽片較三叉蕨多分裂一回。生長在森林之中,分布較三叉蕨更狹隘。
20100708芝山岩20080731_12014101820110630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 Arn.) Copel.

科名: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

原產地: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尼、太平洋島嶼、菲律賓、台灣、琉球

生育地:林下潮溼處,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三叉蕨在台灣的分布跟生長習性與翅柄三叉蕨類似,台灣全島皆有分布,卻同樣不是很常見。不過,三叉蕨是一回羽狀複葉,相當容易與翅柄三叉蕨區別。三叉蕨的頂 羽片三叉狀,全緣或粗鋸齒。最後一對羽片下側裂片特長。三叉蕨是相當耐陰且喜歡潮濕的蕨類,對蕨類有興趣的花友不妨往這些地方找找他的身影囉。
20080708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emionitis arifolia (Burm. f.) T. Moore

科名:鳳尾蕨科/鐵線蕨科(Pteridaceae/Adiant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南部、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中南部

生育地:林緣半遮陰環境的土坡,地生

澤瀉蕨在台灣野外是極為稀有的蕨類,僅在中南部零星發現過。不過,他的葉子略呈心型,相當討喜。經過人為特意培育及園藝推廣後,目前已變成常見的小盆栽。他的葉柄跟其他鐵線蕨類似,像是黑色的鐵絲一般,葉背與葉柄還布滿白色鱗毛。
20080708_320110407_32013021220131103201410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latycerium wandae Racib.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新幾內亞

生育地: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

胖胖樹到處跑,發現了幾頭壯觀的鹿!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啦!這次的主角女王鹿角蕨是著生性草本,單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高聳直立,頂部分岔而緊密,寬可達2m。孢子葉自第一分岔後呈現一長一短不對稱之葉型。短者上揚,長者下垂,與何其美鹿角蕨P. holttumii)近似。然而上揚之短葉分岔兩端下垂生長後,不再如何其美鹿角蕨的短分岔般繼續生長。另外呢,女王鹿角蕨成株的營養葉在近芽點之處會有鬚狀裂,亦可作為辨識特徵。號稱鹿角蕨中體型最碩大的女王鹿角蕨產於新幾內亞全島。1967年張碁祥自日本引進的帝王麋角蕨(Platycerium wilhelminae-reginae Alderw.)雖非正式學名,但是原產地也是新幾內亞,因此極有可能是女王鹿角蕨。它的小苗目前在花市已相當普遍,價格還算是平易近人,而且小株就會長出孢子葉。有興趣的花友不妨嘗試養鹿,既美觀又可以淨化空氣。只是切記,它畢竟是熱帶植物,栽植時要稍微注意寒流,溫暖才能夠生長良好。北部冬天寒流來時要記得幫家裡的鹿保暖喔!
IMG_6424IMG_641720160513_220150705_1cDGiYi7FwgzuZ2j2rOko.QIMG_8463芬園埔茂花市086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ectaria decurrens (C. Presl) Copel.

科名: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太平洋島嶼、菲律賓、蘭嶼、台灣。

生育地:潮溼溪谷或林下,地生

    翅柄三叉蕨,顧名思義,其葉柄有翼。他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喜歡生長在潮濕溪谷或林下。台灣全島都有分布,不過卻不是很常見到他的蹤影。他的孢子葉與營養葉有些許差異,營養葉的裂片較寬,而孢子葉則可明顯見到孢子囊群在葉背凹下,在葉面突起。
2008070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legmariurus salvinioides (Hert.) Ching/Huperzia salvinioides (Herter) Holub/Lycopodium salvinioides (Herter) Tagawa

科名:石松科(Lycopodiaceae

原產地:菲律賓、台灣中南部與東部、琉球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小垂枝石松與垂枝石松Huperzia phlegmaria十分類似。然而,小垂枝石松的莖更加纖細,且葉子呈橢圓形。在台灣,小垂枝石松較之垂枝石松更為稀有,發現頻度更低,屬於頻臨滅絕的植物。好在石松科植物多半容易扦插繁殖,得以保存下來。胖胖樹目前收集到四種台灣原生且稀有的石松。
20070831_320070831_120111105_120140323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 (L.) Holub/Huperzia phlegmaria (L.) Rothm./Lycopodium phlegmaria L.

科名:石松科(Lycopodiaceae)

原產地:熱帶非洲、亞洲、台灣南北兩端、琉球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垂枝石松或稱垂枝馬尾杉,與胖胖樹早先曾介紹過的展葉馬尾杉Huperzia squarrosa)同屬石松科的著生性擬蕨類。垂枝石松在台灣僅分布南北兩端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是高位著生石松中較耐旱者,發現頻度較高。具有披針形的營養葉,多回二叉分枝。莖幼時直立或斜上生長,老莖則下垂。莖粗大,可與小垂枝石松區分(Huperzia salvinioides)。
20140323_320140323_220100729_420100729_320100729_12014032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6 Sat 2008 02:30
  • 藤蕨

學名:Arthropteris palisotii (Desv.) Alston

科名:三叉蕨科/蓧蕨科(Tectariaceae/Oleandraceae

原產地:西非、中非、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南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索羅門、澳洲東部、菲律賓、蘭嶼、台灣

生育地:成熟森林樹幹上或岩石上、著生性藤本

海拔高:低海拔

    藤蕨是著生性藤本,利用匍匐莖纏繞上樹。葉子跟蓧蕨科中最常見的腎蕨類似。雖然腎蕨有時也會爬上樹,但是爬樹的方式與藤蕨不同。腎蕨也利用匍匐莖上樹,但是其葉子會叢生在短直立莖,且一回羽狀葉無頂羽片。而藤蕨葉子具頂羽片,且互生在匍匐莖上。相較於腎蕨的雜草性質,藤蕨對環境比較挑剔,必須在較成熟的森林中才能見到。
200807312008041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Lecanopteris crustacea Copel.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原產地:泰國南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

生育地:森林樹上中低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

水龍骨科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該科植物先前胖胖樹介紹過三叉葉星蕨,不過他並不典型。這次介紹的桔子皮蟻蕨擁有許多水龍骨科常見的特徵。蟻蕨屬(Lecanopteris)有13種,全部都是生長在雨林內裡的蟻植物。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一帶,向東達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斐濟,向西北進入印度次大陸,向北延伸至菲律賓。台灣並沒有蟻蕨的分布。另外,美洲地區還有其他屬的蕨類植物會與螞蟻共生。桔子皮蟻蕨的葉子一回羽狀深裂,有易分枝的肉質走莖,著生於樹幹上。這些都是水龍骨科常見的特徵與習性。另外,跟其他蟻蕨一樣,桔子皮蟻蕨的肉質走莖中空,提供螞蟻一個庇護所。桔子皮蟻蕨相異於其他蟻蕨的特徵是走莖上佈滿橘褐色鱗片,類似桔皮一般,容易辨識。在野外常附生在鹿角蕨科的猴腦Platycerium ridleyi之上,共同提供螞蟻住所。蟻蕨在野外多半著生在大樹的主幹上,所以較耐陰。 不過正因為如此,蟻蕨屬植物需要排水極佳的介質與極高的空氣濕度。這樣的環境不易營造,請沒有經驗的花友切莫輕易嘗試栽植蟻蕨。
20070722_320070722_120070722_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