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天南星 (1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名: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Dennst.) Nicolson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馬達加斯加至波里尼西亞、菲律賓、台灣南部

生育地:熱帶森林中

海拔高:低海拔

    從小喜愛會開佛焰花植物的胖胖樹,第一次看到魔芋就覺得他相當特別。記得當時栽植的人告訴我蒟蒻,讓我十分詫異。跟人一樣高大的植株——後來知道其實那只是葉柄,葉柄上如同長了地衣的花紋,還有掌狀排列的羽狀複葉。給足我想進一步了解的動力。魔芋屬又稱為蒟蒻屬,中國古代又稱之為鬼芋或妖芋,台灣南部稱之為雷公铣。植株都長一個類似的樣子,除了前述奇特的葉子,還有一個扁球形的地下塊莖,以及讓許多愛好者趨之若鶩直接從地上冒出的佛焰花序。其物候特性,冬季休眠,春末會先開花而後長葉。主要生長在舊熱帶地區。世界約有170種,台灣產4種,2種特有。除了塊莖常供食用的蒟蒻(Amorphophallus konjac),本屬最知名的莫過於擁有號稱全世界最高的花——屍體花——的巨花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疣柄魔芋是分布最廣的魔芋,從非洲馬達加斯加向東經過印度、東南亞至波里尼西亞皆可見其蹤跡。葉柄上有顆粒狀突起,故名。株高可達2公尺,宛如一棵小樹。是台灣產最大型的魔芋。在台灣,疣柄魔芋分布於潮州、新埤一帶,多見於大葉桃花心木造林地。低海拔雜木林亦可見。究竟是自生種還是外來歸化種不可考。胖胖樹家的疣柄魔芋被我隨意擺在樹蔭下,十分容易管理。
047051IMG_040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nthurium polyschistum R.E. Schult. & Idrobo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低地雨林樹上,著生

海拔高:0 -1400m

    鵝掌花燭是著生性藤本,莖每節都會發根。掌狀複葉,互生,小葉全緣或波狀緣。花果形態不詳。生長在亞馬遜低地雨林,可能是1990年代末期或2000年代初期引進台灣。植株類似蔓綠絨(Philodendron),葉似鵝掌藤,也似大麻葉,故名。栽培容易,可扦插繁殖。花燭屬——或稱火鶴屬——是天南星科種類最多的一個大屬。除了大家熟習的火鶴花,約有700多種分布在中南美洲。其葉子形態及植株形態變化相當大。除了觀花,還有一大群是以觀葉、觀果為主
/tmp/phpCNmNhk/tmp/phpW2bmMA/tmp/phpkULy7R/tmp/php2fCTY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學名:Alocasia reginae L.Linden ex N.E.Br.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北部、加里曼丹

生育地:石灰岩森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瑞基觀音蓮這名字是胖胖樹自己亂取的。瑞基觀音蓮的葉子跟之前胖胖樹介紹過的幾種小型觀音蓮一樣,葉脈在表面凹下,背面突起。凹下處深墨綠色,墨綠色葉面在光照下反射出銀白色金屬光澤。葉背暗紅色。這些特徵的文字敘述很類似紐貝拉觀音蓮Alocasia nebula),不過兩者有明顯的差異。瑞基觀音蓮葉子較圓,葉背較紅,紐貝拉葉子長三角形,葉背偏褐色。而且瑞基觀音蓮葉脈約6-7對,紐貝拉則多達10-14對。葉脈間距疏密有別,很容易區分。
20080807_520080807_720080807_12010100620130512_22013080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locasia nebula A. Hay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
生育地:石灰岩低地森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紐貝拉觀音蓮是直接以種小名音譯,直接以其意稱之為霧葉觀音蓮較合適。其葉甚特殊,厚革質,幼葉盾型,老葉箭型。葉面銀綠色,葉脈凹下處深墨綠色,葉背茶紅色。是十分美麗的小型觀音蓮。婆羅洲沙勞越的特有種生長在石灰岩地區低地森林底層,約2000年代引進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locasia infernalis P.C.Boyce, A.Hay & C.C.Lee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之沙巴、沙勞越

生育地:森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黑觀音蓮跟龜甲觀音蓮Alocasia cuprea都是婆羅洲產小型觀音蓮,有些類似特徵。二者葉脈都在表面凹下,背面突起,葉背暗紫紅色。不過,黑觀音蓮葉脈凹陷處顏色並無不同,葉面黑紫色,而且葉末端尖,不似龜甲觀音蓮呈圓形。
20160507_320070711201007132012012520120410_120120410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蘭嶼、台灣、琉球、日本南部

生育地:海岸林至中海拔林下陰濕處,地生

海拔高:海岸至中海拔,台灣0 -1700m

    姑婆芋廣泛分佈在東南亞及東亞地區,最北至日本的九州。葉心形,佛焰苞白色,果實鮮紅色。他耐陰、耐旱、耐寒,卻也不怕太陽、不怕濕、不怕熱。地生、岩生,甚至著生。適應性非常強,因此分佈廣泛。加上植株優美又好種,是常見的大型室內觀賞植物。葉片巨大,過去沒有塑膠袋的時代常被用來包裹物品。全株有毒,不可食用。

20100629科博館_120080711科博館20130214_22012012520141005_12011042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locasia cuprea Koch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

生育地:森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低海拔

    龜甲觀音蓮龜又稱銅葉觀音蓮,是中大型觀音蓮,地上莖直立或倒伏於林地上。其葉面呈墨綠色至紫黑色,葉背紫黑色。葉脈在表面凹下,背面突起,似龜甲,故名。是東南亞產觀音蓮中,較早引進台灣也較多人栽培的種類,早在1968年張義里便自日本引進。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栽培有一定難度,要特別注意冬日低溫
/tmp/phpNhw0CJ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omalomena philippinensis Engl. ex Engl. & Kraus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菲律賓、蘭嶼、台灣

生育地:低海拔潮濕原始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300m以下

菲律賓扁葉芋是多年生草本,塊莖圓柱狀,斜上生長,多年生則倒伏於地表。單葉,心形,全緣,叢生於莖頂,葉面油亮,葉脈於表面凹下,背面隆起,葉柄細長。佛焰花序腋生,初直立向上,然後會下垂。扁葉芋又稱春雪芋、春雪榕或千年健,該屬約有14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亞洲及西太平洋,美洲也有幾種。台灣除了本次介紹的主角菲律賓扁葉芋,尚有基隆扁葉芋(Homalomena kelungensis)。不過近來有學者提出菲律賓扁葉芋與基隆扁葉芋應是同種。而且在屏東高士、花蓮八里灣、太魯閣、宜蘭朝陽、台北鼻頭角皆陸續發現菲律賓扁葉芋。打破了過去菲律賓扁葉芋為菲律賓、蘭嶼共同特有的說法。此外,蘭嶼落檐(Schismatoglottis kotoensis)生長環境及型態皆與菲律賓扁葉芋相似,較容易誤認。兩者主要差異在於菲律賓扁葉芋葉面下凹的平行脈稀疏;而蘭嶼落檐葉脈則十分緻密。除了原生地,胖胖樹亦曾在台灣大學標本館溫室、台北植物園與科博館熱帶雨林溫室見過人工栽培的菲律賓扁葉芋植株

20100902台大20110217台北植/tmp/phpnIFmxS0072015091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glaonema commutatum Schott var. elegans (Engl.) Nicolson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馬來西亞

生育地:森林底層,地生

    粗肋草屬約有5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洲。由於該屬植物十分耐陰,葉面花紋又具特色,是十分常見的室內觀賞植物。本屬植物多半具有直立的短莖,而且容易自基部萌蘖新植株。美麗粗肋草是粗肋草屬中小型的種類。其特色為葉面深綠色,具有四對白色斑紋。佛焰苞淡綠色。
/tmp/phpXiMDzZ20070722_320070722_220130914_120130214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學名: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至巴拿馬

生育地:潮濕森林中,著生性藤本

龜背芋或稱電信蘭、蓬萊蕉,是相當大型的著生性藤本。單葉、互生,其葉徑可達1公尺,十分壯觀。葉緣呈羽狀深裂,表面佈滿大小不一的穿孔,是造形特殊的觀葉植物。佛焰花序,佛焰苞黃白色。果實棒狀。生長在中美洲的熱帶雨林裡,1901年9月由田代安定先生自日本引進。龜背芋雖然十分耐陰,不過體型太大,又具有攀緣性,較適合露天栽種於室外陰暗潮濕的角落。除了做為觀賞植物,其果實亦可食用此外,台灣早期圖鑑中有一種名為小龜背芋的植物,學名為Philodendron pertusum,後來證實這是龜背芋的同種異名。從葉片形態看來,所謂的小龜背芋應該就是盆植後,植株較小的龜背芋,與現今稱為姬龜背芋的植物不同。該屬胖胖樹介紹過龜背芋Monstera deliciosa)、多孔龜背芋Monstera adansonii)、花葉龜背芋Monstera dubia)、大仙洞龜背芋Monstera lechleriana)。
20080712台中大墩路公益路口IMG_8285IMG_8278IMG_8286IMG_827620170708國光花市_2  
201106302011121520130214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之前胖胖樹曾經介紹過長葉觀音蓮Alocasia longiloba),也提過這是一個天南星科中進百種的大屬。這個屬幾乎都是地生,偶而會有例外呈著生者。以下介紹幾種胖胖樹蒐集的部分種類小苗。

 

龜甲觀音蓮

學名:Alocasia cuprea (Koch & Bouché) Koch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

20070711_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Alocasia longiloba Miq.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蘇拉威西 

生育地:原始雨林、次生林、沼澤雨林、河岸林底層,地生

海拔高:2000m以下,中國90-1020m

長葉觀音蓮,中國稱之為箭葉海芋或尖葉海芋、花臉芋。大型姑婆芋,株高可達150公分。莖粗大且直立,與台灣野外常見的姑婆芋Alocasia odora類似。葉叢生於莖頂,葉片變異大,或長或圓,共同點是白色葉脈及深紫色葉背。佛焰苞綠白色,果實橘紅色。2007年胖胖樹初次介紹長葉觀音蓮時,以為他只分布在馬來半島及婆羅洲,後來才發現它是東南亞地區常見的觀音蓮,中國南部、中南半島也都是它的自然分布範圍。早在1920年便由馬場弘引進,1965年張發又再次引進。各產區的植株都有所差異,最常見的應該是被成為洛氏長葉觀音蓮lowii-complex)的個體,另外,市面上亦可見華森長葉觀音蓮watsoniana-complex),1968年引進台灣時被稱為大王觀音蓮,使用的學名是Alocasia watsoniana1965年張發還有引進銀脈觀音蓮,學名Alocasia korthalsii,目前也被視為Alocasia longiloba同種異名。但是這些不同產區的植株,外觀都有明顯的差異。胖胖樹尚不知道這算是變種還是亞種。花市偶見,栽培容易。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L.) Schott/Xanthosoma violaceum Schott/Xanthosoma atrovirens K.Koch & C.D.Bouché/Arum sagittifolium L.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祕魯、西印度

生育地:雨林林下或河岸,地生

海拔高:0-2000m

天南星科植物分布於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有一百多屬,近兩千種。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當是芋屬(Clocasia)。千年芋又稱南洋芋、山藥芋,跟一般食用芋及姑婆芋長相類似卻不同屬。其葉質地似食用芋、大小若姑婆芋。不過,最大的差別在於千年芋的葉基為箭型,而非姑婆芋或食用芋的盾型。千年芋原產於熱帶美洲,自1935年引進。除了栽植供食用外,因其適應力強,已歸化於全台各地。常混生於姑婆芋中,在台北市近郊森林內也十分常見。野外植株十分高大,甚至高達2公尺多高。台灣另外還有引進紫柄千年芋(Xanthosoma violaceum),是千年芋的同種異名,在中南部野外可見歸化個體。另外,花市偶爾可見植株較小型,栽培供觀賞的乳脈千年芋Xanthosoma lindenii,其實是彩葉芋屬,學名應該是Caladium lindenii

藉由千年芋的學名解釋一下拉丁文學名的寫法,千年芋學名是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L.) Schott。其中Xanthosoma是它的屬名,字首一定要大寫;sagittifolium是種小名,字首一定要小寫。屬名加種小名的這種學名的命名方式稱為二名法,一定要用斜體標示。學名後面正體字是命名者,也就是給這種植物取做這個學名的植物學家。括弧內的L.是確立二名法的生物學家林奈。Schott是天南星科的分類大師——奧地利植物學家海因里希·威爾海姆·肖特,在我的書《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中介紹可樂樹的時候就在154頁提過這號人物。364頁也有介紹它對天南星科的貢獻。至於為什麼會有兩個命名者呢?因為最早命名千年芋的植物學家是林奈,他在1753年於《植物種志》書中,將千年芋命名為Arum sagittifolium。後來肖特在1832年以最常見的千年芋(Xanthosoma sagittifolium)為模式種建立了千年芋這個屬,並將千年芋的拉丁文學名由Arum sagittifolium改成現在大家熟悉的Xanthosoma sagittifolium。所以Xanthosoma sagittifolium千年芋的正式學名,其他學名的寫法,例如Caladium sagittifoliumArum xanthorrhizon,還有Arum sagittifolium都只能稱作它的異名(Synonyms)。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