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Vriesea guttata Linden & André
科名:鳳梨科(Bromeli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
生育地:大西洋雨林,著生
海拔高:300-2200m
古塔塔鶯哥鳳梨是小型的鶯歌鳳梨。植株佈滿紫紅色斑點,十分可愛。分佈在巴西東南岸低海拔雨林至雲霧林。栽培稍微具挑戰性的種類。喜歡明亮通風的環境。夏季要避免悶熱,並且要保持葉心積水乾淨,以免植株腐爛。
學名:Vriesea guttata Linden & André
科名:鳳梨科(Bromeli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
生育地:大西洋雨林,著生
海拔高:300-2200m
古塔塔鶯哥鳳梨是小型的鶯歌鳳梨。植株佈滿紫紅色斑點,十分可愛。分佈在巴西東南岸低海拔雨林至雲霧林。栽培稍微具挑戰性的種類。喜歡明亮通風的環境。夏季要避免悶熱,並且要保持葉心積水乾淨,以免植株腐爛。
學名:Catopsis morreniana Mez
科名:鳳梨科(Bromel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至哥斯大黎加
生育地:雨林樹上或岩石上,著生或岩生
海拔高:0-1250(1600)m
摩蕊嘉寶鳳梨是空氣鳳梨亞科的積水鳳梨,兩性花或單性花雌雄異株。花後會長出許多側芽,隔年母株則會枯萎。廣泛分佈在中美洲的潮濕森林。摩蕊嘉寶鳳梨植株全綠色,花又細小,幾乎沒有特色。然而,摩蕊嘉寶鳳梨跟著生食蟲鳳梨(Catopsis berteroniana)非常相似,市場上幾乎皆是以摩蕊嘉寶鳳梨混充著生食蟲鳳梨。使得摩蕊嘉寶鳳梨得已廣泛栽植。著生食蟲鳳梨不論是植株還是花序,皆比摩蕊嘉寶鳳梨大一號,而且著生食蟲鳳梨葉表面有白粉,可以區別。栽培容易,盆植或板植皆可。
學名:Berrya cordifolia (Willd.) Burret/Berrya ammonilla Roxb.
科名:田麻科或椴樹科(Tili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安達曼、尼古巴、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半島、爪哇、婆羅洲、西里伯斯、澳洲東北部、菲律賓、台灣南部
生育地:低海拔叢林、落葉林或潮濕森林邊緣
海拔高:低海拔
六翅木是田麻科是大喬木,該屬約6至8種。高可達30公尺,葉卵形,全緣或偶有不規則齒狀凸起。花白色,頂生圓錐花序。蒴果具翅,多為三室,每室具兩翅及兩枚種子,故名六翅木。偶見五翅、七翅、八翅者。種子白色,被毛。廣泛分布於印度至澳洲。台灣野外僅見於屏東海拔500至800公尺的山地。各地植物園或公園偶見栽植。
學名:Phyllanthus emblica L.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葉下珠科(Phyllanth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不丹、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新幾內亞
生育地:海岸林、龍腦香林或乾燥疏林
海拔高:2000m以下
油柑又稱餘甘子。大喬木,高可達32公尺。單葉,互生,二裂狀排列在細小的枝條上,貌似羽狀複葉。單性花,雌雄同株,花極小,生於葉腋。核果球型或扁球型,可食。但是生食味道酸澀。廣泛分佈在熱帶亞洲,從乾燥疏林至朝濕雨林皆可見。全台普遍栽植。栽培容易,扦插或種子繁殖皆可。中文的佛經通常稱油柑為菴摩羅、菴摩勒,這是音譯自梵文आमलक,轉寫為amalaka,傳到東南亞後演變成馬來文melaka,直接音譯做麻六甲樹。
學名:Pavonia strictiflora (Hook.) Fryxell/Goethea strictiflora Hook.
科名:錦葵科(Malvaceae)
原產地:巴西巴伊亞州(Bahia)海岸
生育地:潮濕森林
海拔高:低地
歌德木又稱幹花槿,錦葵科常綠小喬木。1852年英國植物學家威廉.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替歌德木命名時將他放在Goethea屬,該屬名即是紀念偉大的德國文學家暨自然學科學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999年,美國的錦葵科分類學家Paul Arnold Fryxell將歌德木移轉到Pavonia屬。其種小名是形容他窄小的花朵。歌德木植株直立,分叉少,分叉亦直立。葉生於莖頂,鋸齒緣,葉柄基部有兩枚線型托葉平貼在枝條上。兩性花,生於老枝。花紅色。花最外層,四或五枚,紅色網紋明顯,像花瓣一樣外翻的構造,其實是苞片。苞片內包著五片向內聚合的是萼片,萼片先端白色。剝開萼片後可以看到五片小小的粉紅色花瓣。雄蕊聚生成雄蕊筒,突出於苞片之外,中間包覆著雌蕊。整體造型十分特殊。全年度皆會開花,深具觀賞價值。不過胖胖樹不曾見到他結果,推測可能自交不親和。全台偶見栽植。胖胖樹在新竹綠世界、台中科博館、田尾花市、屏科大植物園皆曾見過歌德木的身影。扦插或高壓繁殖容易,全日照或半日照皆可生長。
學名:Platycerium bifurcatum subsp. willinckii (T.Moore) Hennipman & M.C.Roos/Platycerium willinckii T. Moore/Platycerium sumbawense Christ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爪哇、蘇拉威西、小巽他群島
生育地:森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
爪哇鹿角蕨又稱長葉鹿角蕨,著生性草本,多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高,頂端有淺裂,平時多半枯萎,冬天或早春時會長新的營養葉。孢子葉正反兩面都有白色的星狀毛,成熟的植株先端會分裂多次,長可逾一公尺。幼株則與二叉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及銀鹿角蕨(Platycerium veitchii)相似。原產於印尼,1967年張碁祥自日本引進,1972年諶立吾又自美國引進。栽培十分容易。
學名:Dischidia oiantha Schltr.
科名:蘿藦科(Asclepiadaceae)
原產地: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及灌叢樹上,藤本
海拔高:低至中海拔
翠玉藤又稱聚錢藤,花市則常稱之為瓜子藤,也是常見的風不動屬的吊盆植物。單葉,對生,長橢圓形,肉質。花白色,繖形花序。蓇葖果。是菲律賓特有的藤本植物。栽培十分容易,生長也比同屬其他觀賞植物快許多。胖胖樹目前介紹過的風不動屬植物有:泡泡龍(Dischidia major)、串錢藤(Dischidia nummularia)、西瓜皮風不動(Dischidia ovata)、百萬心(Dischidia ruscifolia)、愛元果(Dischidia vidalii)。
學名:Platycerium holttumii de Jonch. & Hennipman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泰國(低海拔季風林樹幹上)、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馬來半島北部
生育地:季風雨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0-700m
何其美鹿角蕨是著生性草本,單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高大,上緣鋸齒狀深裂。表面絨毛較不易脫落,所以外觀較白。孢子葉自第一分岔後呈現一長一短不對稱之葉型。短者上揚,長者下垂,與女王鹿角蕨(P. wandae)近似。但何其美鹿角蕨上揚的孢子葉會再分岔,女王鹿角蕨則否。外觀與巨獸鹿角蕨(P. grande)、巨大鹿角蕨(P. superbum)及女王鹿角蕨(P. wandae)類似,都屬於大型鹿角蕨。學名的種小名是紀念英國的植物學家理查德·艾瑞克·霍爾特(Richard Eric Holttum)。栽培容易,但是如其他大型鹿角蕨,要留意生長空間是否足夠。
學名:Platycerium elephantotis Schweinf./Platycerium angolense Welw.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奈及利亞、喀麥隆、加彭、中非共和國、薩伊、安哥拉、南蘇丹、衣索比亞、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尚比亞、馬拉威、莫三鼻克
生育地:熱帶森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100-1500m
象耳鹿角蕨是著生性草本,多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高大直立,上緣波浪狀。孢子葉左右各一片,寬大下垂且不分叉,彷彿兩片大耳朵,故名象耳。原產於非洲赤道兩側,1973年諶立吾自美國引進。栽培容易,但需要比其他種類鹿角蕨更明亮的環境。寒流來襲時不要澆水,以免葉片凍傷。
學名:Platycerium andinum Baker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乾燥溪谷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150-3000m,祕魯150-800m,玻利維亞500-1500m
安地斯鹿角蕨是著生性草本,多芽型。二型葉,營養葉上揚且分岔,孢子葉下垂,可長達2公尺。孢子囊位於第二分叉處,全株披短毛。它是唯一一種分布於美洲大陸的鹿角蕨,產於安地斯山脈西側。由於分布地點侷限,野生植株又不斷被採集,已日漸稀有。市面上少見,栽培也不容易。
學名:Platycerium alcicorne (P.Willemet) Desv./Platycerium vassei Poiss.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尚比亞、辛巴威、馬達加斯加東部、大科摩羅島、賽席爾、留尼旺
生育地:潮濕森林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 0-600m
圓盾鹿角蕨是著生性草本,多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頂端齒狀裂不明顯,孢子葉斜上生長,先端分叉。原產於東非及馬達加斯加島,1972年諶立吾自美國引進。非洲大陸的個體偏黃綠色,幾乎無毛。馬達加斯加的個體者,葉偏深綠色,孢子葉較多分岔,且較多星狀毛。在台灣交常被栽培的似乎是馬達加斯加島產的個體。栽培還算容易,冬天寒流來葉子會凍傷,但不至於枯死。以下照片皆為馬達加斯加的個體者。
學名:Platycerium bifurcatum (Cav.) C. Chr.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或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原產地:澳洲昆士蘭、豪勳爵島、新喀里多尼亞
生育地:森林內樹幹上高位,著生
海拔高:低海拔
普通鹿角蕨又稱二叉鹿角蕨,著生性草本,多芽型。二型葉,營養葉頂端齒狀裂,孢子葉斜上生長,先端分叉。原產於澳洲東部及其東部海上島嶼,1967年玫瑰花推廣中心張碁祥自日本引進,1973年諶立吾又自美國引進。普通鹿角蕨可說是栽培最廣的鹿角蕨。栽培十分容易,且易生側芽,也會產生孢子小苗。台灣各地的大樹上零星可以見到歸化自生的小苗。
學名:Phalaenopsis lowii Rchb.f. 1862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緬甸(60m以下)、泰國(700-800m)
生育地:石灰岩森林中樹上,著生或岩生
海拔高:0-800m
長吻蝴蝶蘭或稱洛氏蝴蝶蘭,是小型種蝴蝶蘭。葉墨綠色,葉緣及中勒泛紅暈,披針形,根系發達。植株形態跟落葉蝴蝶蘭節類似。不過長吻蝴蝶蘭的花型跟蝴蝶蘭節類似,具有較萼瓣寬大的花瓣。花白色、淡粉紅色或淡紫色。唇瓣先端不分岔。蕊柱先端向下拉長如大象的長鼻子。也因為這樣特殊的型態,長吻蝴蝶蘭又有鳥喙蘭(beak orchid)之稱。不過這樣的構造究竟有什麼意義?如此一來蜜蜂要如何替她授粉?實在匪夷所思。胖胖樹個人完全無法想像。原產於緬甸東南及泰國西部的潮濕石灰岩森林,當地每年會有兩個月左右的乾季,長吻蝴蝶蘭可能因為空氣濕度不足而落葉。在台灣栽培,冬天也會有落葉的情況。
長吻蝴蝶蘭是派瑞許牧師(C.S. Parish)到緬甸第四大城毛淡棉時所發現,並命為Phalaenopsis proboscidioides。該名即是在形容長吻蝴蝶蘭蕊柱向前延長的特殊型態。就時間點跟旅遊地點來看,這位派瑞許牧師應該就是發現派瑞許蝴蝶蘭(Phalaenopsis parishii)的派瑞許牧師(C. Parish),但是胖胖樹尚不敢百分之百確定。1862年,Messrs.公司將長吻蝴蝶蘭引進英國栽培。同一年,由於不知道派瑞許牧師已經命名,Reichenbach教授便以婆羅洲納閩區(Labuan)殖民官暨植物蒐藏家Hugh Low之名為長吻蝴蝶蘭命名並正式發表。19世紀末,長吻蝴蝶蘭向消失了一般,直到近年才又於泰國重新發現。
學名:Phalaenopsis deliciosa Rchb. f. subsp. hookeriana (O.Gruss & Roellke) Christenson 2001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印度東北
生育地:低地森林中樹上,著生
海拔高:0-600m
黃金氏蝴蝶蘭是小型種蝴蝶蘭。它跟金氏蝴蝶蘭非常相似,幾乎就是金氏蝴蝶蘭花白色的部分變成淡黃色,包括花瓣、萼瓣、蕊柱、唇瓣前緣。唇瓣基部則呈黃色。不開花無法和金氏蝴蝶蘭區分。分布在印度東北方潮濕多雨的森林。黃金氏蝴蝶蘭的亞種名是紀念Josepb Dalton Hooker。故又名虎克蝴蝶蘭或胡克蝴蝶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