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0 Tue 2017 09:17
  • 夜花

學名:Nyctanthes arbor-tristis L.

科名:木犀科(Oleaceae

原產地:印度、尼泊爾、泰國

生育地:乾燥落葉森林至潮濕森林

海拔高:0-1500m

夜花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單葉、對生,全緣或不規則粗鋸齒緣。花白色,花冠筒基部橘色,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夜晚開花,香氣宜人。核果扁平。花可泡茶、做黃色染料、提取香精做香水,葉子可供藥用。原產於印度西部至喜馬拉雅山麓,是印度與佛教的神話植物,東南亞地區廣泛栽培。是1753年林奈先生於名作《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書中發表並命名的植物。台灣不知何時引進,中南部偶見。栽培容易,播種或扦插繁殖。
IMG_006220170919_120170802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osmos caudatus Kunth

科名:菊科(Aste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西印度群島

生育地:田野、草地

海拔高:0-2600m

帝皇烏藍是菊科秋英屬一至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可達3公尺。葉三回羽狀深裂,十字對生。頭狀花序頂生,外圈花瓣粉紅色。帝皇烏藍的中文名是來自馬來語Ulam RajaUlam是菜的意思,Raja就是王。海棠王Begonia rajah)或馬來王豬籠草(Nepenthes rajah)的拉丁文學名裡也有Raja。菲律賓稱為Wild Cosmos,意思是野生的秋英。越南文是Sao nhái hồng,意思好像是粉紅色的山寨星星。印尼文則稱為Kenikir。原產於中美洲,傳到東南亞地區莫名的流行。是一種有苦澀味的生菜,可以沾魚露或參峇醬直接生吃,或是煎蛋一起吃。在馬來西亞當地居民的心目中是一種養生的蔬菜,網路上說有很多營養,還可以抗氧化治療高血壓什麼鬼的,難怪叫它菜王(Ulam Raja)。療效我是上網查的,有沒有實際功效我不保證。
/tmp/phpNNYG1l/tmp/phpdmppffIMG_720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2 Mon 2017 18:04
  • 刺芋

學名:Lasia spinosa (L.) Thwaites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孟加拉、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

生育地:熱帶森林內潮濕地、沼澤林、河岸,挺水植物

海拔高:1500m以下

刺芋是超大型的水生草本,高可達2公尺。莖直立或斜上生長。葉二型,新型全緣葉或一回羽狀裂葉。在較陰暗的地方,裂片較寬,裂片與裂片之間會靠很近,在全日照的環境下,裂片會變得很細,像魚骨狀。葉柄及葉背都佈滿刺。佛焰花序,佛焰苞暗紅色,扭曲而直立,高可達60公分。花梗也具刺。其拉丁文種小名也是有刺的意思。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至新幾內亞,通常生長在森林內遮陰的溼地。於台灣植物誌第二版列為存疑種。花市偶爾可見,台北植物園、新竹綠世界、台中科博館植物園都有栽培。可供藥用,中國雲南則將嫩葉作為蔬菜食用
20130103新竹綠世界_320130103新竹綠世界_220140601科博館_220140601科博館_120160623台北植物園20160528台北植物園20160419台北植物園20160103台北植物園_220160103台北植物園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oona ciliata M. Roem./Cedrela toona Roxb. ex Rottler & Willd.

科名:楝科(Meli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蘇拉威西、摩鹿加、小巽他群島、新幾內亞、新不列顛、澳洲東部、菲律賓

生育地:雨林或河岸林

海拔高:0-1500m

紅椿台灣通常稱為紅楝子,是楝科大喬木,最高可達35公尺,樹幹通直。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全緣或疏鋸齒,葉軸暗紅色。花細小,圓錐花序,腋生。蒴果倒卵形,成熟後開裂成五瓣,種子細小,具薄翅。廣泛分佈印度至澳大利亞,台灣於日治時期引進,美濃雙溪熱帶植物園與恆春熱帶植物園有栽培。不過,關於紅椿的引進,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故事開始前要先提三種植物名稱紅楝子(Toona calantas)、紅椿(Toona ciliata)、菲律賓香椿(Toona sureni)。這三種植物同科、同屬,形態非常相近,甚至連分布地都高度重疊

故事最早是發生在1896年,本多靜六從日本寄來紅楝子(Toona calantas)的種子,1900年有田、八戶又自印度引進紅楝子(Toona calantas)。1930年代,紅椿(Toona ciliata)也引進了,不過當時也將紅椿稱為紅楝子。台灣自此有兩種紅楝子。而第二種紅楝子——即紅椿,當時所使用的學名是Cedrela toona,跟南美香椿Cedrela odorata)同屬,或許因此埋下了日後把紅楝子跟南美香椿搞混的原因。我沒有查到紅椿(Toona ciliata)最早是誰引進的,但是最後一筆記錄應該是佐佐木舜一是在19397月引進,栽培於美濃雙溪熱帶植物園。根據文獻記載,隔年,也就是19407月,美濃雙溪熱帶植物園也栽培了紅楝子(Toona calantas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Garcinia indica Choisy

科名:金絲桃科或藤黃科(Guttiferae or Clusiaceae

原產地:印度西高止特有

生育地:受干擾常綠林或半落葉林、河岸林、海岸林

海拔高:700m以下

印度鳳果是金絲桃科常綠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幹通直,且容易萌蘗。單葉、對生、全緣,新葉紅色,葉柄跟幼枝也呈紅色。花細小,單生於葉腋,不清楚是單性花還是雙性花。據說要30年才會開花結果。果實扁球型,成熟時暗紅色。果實可食用,但是可能比較酸,所以多半做果汁,或是做為羅望子Tamarindus indica的代用品,也可供藥用。種子可榨油供藥用或化妝品用。原產於印度,台北植物園有一株很大的樹,不知何時引進。
IMG_8577IMG_8578IMG_8579IMG_8580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761975_1652832851414490_8600159278284908171_n

學名:Eryngium foetidum L.

科名:繖形科(Ap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路旁,丘陵,山地林下以及溝邊等濕潤處

海拔高:100-1700m

刺芫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極短。葉叢生於基部,邊緣有刺。花細小,花梗自植株基部伸出,聚繖狀排列的頭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下方會有一圈葉狀的苞片。離果。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

科名:杜英科(Elaeocarp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200-500低濕處及山谷水邊)、緬甸?、泰國、越南

生育地:500m以下

海拔高:低海拔

水石榕又稱海南膽八樹,台灣的花市多半稱之為泰國杜英。是杜英科小喬木,高可達8公尺。單葉、互生,簇生於莖頂,鋸齒緣。花白色,五瓣,邊緣鋸齒狀,花萼紅色或綠白色,總狀花序腋生,下垂狀,花朵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小苞片鋸齒緣,宿存。核果紡錘狀。原產於中國南部及中南半島,喜歡生長在靠近水邊潮濕的環境。大約2000年後陸續出現在市面上。過去常被誤認為是東南亞廣布的大花杜英(Elaeocarpus grandiflorus),近年來陸續有專家學者發現兩者不同。水石榕開花結果時苞片宿存,大花杜英則否,可以藉此區分兩種植物。台灣市面上販售的應該都是水石榕,而不是大花杜英。該屬胖胖樹還介紹過繁花薯豆Elaeocarpus multiflorus)。
IMG_4037IMG_4124IMG_4122IMG_4036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Impatiens niamniamensis Gilg

科名: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

原產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共和國、盧安達、蒲隆地、蘇丹、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安哥拉

生育地:潮濕森林、河岸林、沼澤林,地生或偶著生在樹幹上或岩石上

海拔高:350-2400m

鸚鵡鳳仙花是鳳仙花科的亞灌木,莖褐色,少分枝。單葉、互生、鋸齒緣。花形十分特殊且鮮豔,囊狀,下端紅色,上端黃色,開口處淡綠色,單生或叢生於葉腋。蒴果。原生於中非的熱帶雨林內,大約是2010年後引進台灣,花市偶爾可見。喜歡潮濕陰涼的環境,排水好的介質,跟秋海棠一樣怕悶熱。
S__93175810S__93175811S__9317581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Ficus auriculata Lour./Ficus oligodon Miq.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印度、不丹、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越南、馬來半島

生育地:潮濕森林、次生林

海拔高:1300m以下

象耳榕又稱大果榕、蘋果榕,桑科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單葉、互生,鋸齒緣,新葉暗紅色。葉片十分巨大。托葉被毛,早落。隱頭花序總狀排列在小枝上,幹生,初生時泛紅。果實倒圓錐狀,成熟時黃綠色。可食。自然分布在印度及中南半島一帶,1967年玫瑰花推廣中心張碁祥自新加坡引進。台灣各地偶見栽植。台灣大學長興街側門、台中大智公園、科博館熱帶雨林溫室、下坪熱帶植物園可見。早期他在台灣栽培並不普遍,引進的也不是食用的品種,所以幾乎沒有人食用。2010年代後期有國人到東南亞旅遊時初次嚐到,依循當地人稱它蘋果榕或樹無花果,並且引進適合食用的品種,並於2023年開始流行。稱為樹無花果我覺得不太妥當。原因是,無花果(Ficus carica)本來就是樹,而且跟象耳榕同科同屬,容易搞混
/tmp/phpzvJjx420160530大智公園_1/tmp/phpJiWyQ1IMG_9098IMG_9099035IMG_9095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Syzygium malaccense (L.) Merr. & L.M.Perry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原產地: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新幾內亞、澳洲東北部

生育地:低地雨林、低山地森林、次生林、海岸林

海拔高:0- 6001200m

雨林指數:70%

馬來蒲桃是桃金孃科的喬木,樹幹通直,基部有板根,最高可達30公尺。單葉、對生、全緣、葉脈明顯於表面凹下,新葉紅色,葉片十分巨大。花桃紅色,聚繖花序生於樹幹上。果實形狀及大小略似蘋果,可食用。種子黑褐色,約一個龍眼大小。廣泛分佈中南半島至澳洲,是雨林冠層或次冠層的喬木。1926年自夏威夷引進,栽培於嘉義農試所及台北植物園。中南部也有不少果樹玩家栽培。早期還有麻六甲蒲桃及馬來蓮霧等名稱,2015年後我曾看過種苗商以蘋果蓮霧之名在市面上販售小苗。蒲桃屬大部分都很好育苗,把種子包在微微濕的水苔中,放入保鮮盒或密封袋,通常一至三週就發芽了。該屬胖胖樹還介紹過:水蓮霧Syzygium aqueum)、棒花蒲桃Syzygium claviflorum)、蘭嶼赤楠Syzygium simile)、大花赤楠Syzygium tripinnatum)。本文特別感謝菁茂花園的鄭大哥協助拍攝與收集種子。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ydnocarpus venenatus Gaertn.

科名:大風子科(Flacourtiaceae

原產地:斯里蘭卡

生育地:近河岸低地森林

海拔高:600m以下

毒魚大風子是大風子科喬木,高度多半在15到20公尺。單葉、互生、鋸齒緣。果實球形,黑褐色。種子榨油可供毒魚或藥用,治療痲瘋病。原產於斯里蘭卡常綠森林,大約是1930年代引進台灣,僅見於台北植物園與八里樂山療養院。毒魚大風子不曾出現在台灣的引進紀錄,會發現他是個偶然。這些年一直以為台灣只剩下驅蟲大風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us)與庫氏大風子Hydnocarpus kurzii)兩種大風子屬的植物,其他曾引進的大風子都沒有存活,引進記錄不明確,所以也不曾特別去找。2017年9月我重新查詢跟大風子相關的資料,意外看到一張樂山療養院的大風子照片。照片中的大風是鋸齒緣,讓我十分納悶。好奇心驅使下,2017年9月18日我前往台北八里的樂山療養院看這株植物,想確認他是否為大風子。在吳長霖督導引領下親臨現場看到葉子,確實是鋸齒緣,跟我過去認識的兩種大風子屬植物完全不同。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誰,只覺得十分面熟。當天,我跑了一趟我熟悉的台北植物園,去看大風子還有同樣是大風子科的「羅庚梅(Flacourtia rukam)」。果不其然,我面前這株戴仁壽醫師栽培的所謂大風子跟台北植物園這棵牌子掛「羅庚梅」的植物長得一模樣。我心裡想,是戴仁壽醫生弄錯了嗎?還是植物園弄錯了?雖然沒有花,但我想這株植物是大風子科沒錯,只是不曉得是什麼?記得當初我看到台北植物園掛「羅庚梅」時也曾經懷疑過,葉子還有其他型態,跟我在蘭嶼植物圖鑑上看到的都不太相同,枝條沒有刺,也沒有支柱根。時間久了,我也漸漸了忘了這個疑點。直到這次樂山教養院這株毒魚大風子出現,我又想起了這個疑點。重新爬文,我判斷台北植物園弄錯了,那不是羅庚梅!而且這是要提煉大風子油治病用的,不至於會濫竽充數。加上印度也不是羅庚梅的自然分布地,所以我相信它應該是大風子屬的植物沒有錯。再查了大風子屬的紀錄,比較有可能的是樟葉大風子Hydnocarpus laurifolius)或衛氏大風子(Hydnocarpus wightiana)。上網比對國外資料,一直不敢確定,總覺得還是有說不出來的差異。找了整整一天,終於發現斯里蘭卡特有的毒魚大風子有一個特別的特徵,台北植物園跟樂山療養院的植株都符合。就是他的樹幹筆直,而且有非常多的皺褶。雖然沒有花果可以供比對,但是葉子的型態也一模一樣。大風子屬的分類,也困擾國外的學者許久,除了驅蟲大風子,很多種類都陸續被刪除或合併了。所以我想,當初引進時應該是弄錯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紀錄。前些年台北植物園重新調查園區內的植物時,也誤判。所以一直沒有人發現他。說實話,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希望藉由此文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調查這株植物的身世。也藉由本文感謝樂山教養院的吳長霖督導、總機小姐、警衛大哥等人的協助,讓我順利找到毒魚大風子。
IMG_8498IMG_8494IMG_8495IMG_8500IMG_8501IMG_8506IMG_849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科名: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不丹、尼泊爾、中國雲南、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生育地:落葉林、常綠林

海拔高:1500(2000)m以下

訶梨勒又稱訶子,使君子科大喬木,高可達25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單葉、互生或近對生,全緣,嫩葉及嫩枝被褐色毛。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核果紡錘狀或倒卵形。種子長橢圓形,有五稜,十分堅硬。果實可食用或藥用。訶梨勒音譯自梵文,據說是天主將的意思,是佛教五香之一。據說藥師佛右手所持之物便是訶梨勒。台灣於1923年引進,竹山下坪熱帶樹木園、美濃雙溪樹木園有栽培。種子約需一年左右時間才會發芽。幼苗耐陰。該屬胖胖樹還曾介紹過三果木Terminalia arjuna)與馬尼拉欖仁Terminalia calamansanai)。
20170512_2/tmp/phppMfWTK/tmp/phpqBwH2Q20170512下坪_2/tmp/php5Co1f7/tmp/phpUqJPHY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Parmentiera cereifera Seem.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巴拿馬

生育地:低地沼澤、河岸

海拔高:0-1000m

蠟燭木是紫葳科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公尺。三出複葉,小葉全緣或鋸齒緣,葉柄有翼。花淡粉紅色或白色,花冠內的維管束常常呈暗紅色,幹生或腋生。果細長條狀。他跟食用蠟燭木Parmentiera edulis長得十分相似,常被搞混。食用蠟燭木在台灣較為常見,許多人不知道有兩種植物,常常以蠟燭木來稱呼食用蠟燭木,造成混淆。其實蠟燭木跟食用蠟燭木的花跟果實顏色及長短明顯不同,可以之區分。
IMG_8474IMG_8477IMG_8479IMG_8473IMG_8475IMG_8471IMG_8470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Garuga pinnata Roxb.

科名:橄欖科(Burseraceae

原產地:印度、錫金、孟加拉、中國南部、缅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生育地:山地森林

海拔高:400-1400m

秦約克又稱羽葉白頭樹,橄欖科喬木,高可達18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鋸齒緣,兩面密被柔毛。花細小,黃綠色,圓錐花序腋生。核果球形,初生時被毛。成熟時黃色,可鮮食或煮熟後食用。葉子可供藥用。原產印度及中南半島一帶。台灣於1930年代引進,僅高雄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可見。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
IMG_3508IMG_3505IMG_3507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Kaempferia parviflora Wall. ex Baker

科名:薑科(Zingiberaceae

原產地:泰國

生育地:地生

海拔高:

泰國黑薑又稱小花山奈、小花孔雀薑,是薑科孔雀薑屬中大型的種類。冬季會休眠。它的花極小,跟葉片不成比例。而且花序成杯狀,相當特殊。原產於泰國的藥用植物,野外生長狀況不明。類似種類胖胖樹還曾介紹過蘭花薑/迷你孔雀薑Kaempferia minuta)、美麗孔雀薑Kaempferia pulchra)、阿爾瓦孔雀薑Kaempferia pulchra 'Alva'),以及不同屬的凹唇薑/甲猜/泰國沙薑Boesenbergia rotunda)、黃金孔雀薑Cornukaempferia aurantiflora)。
118117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