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Markhamia stipulata (Wall.) Seem. ex K.Schum./Dolichandrone stipulata (Wall.) Benth. ex C.B. Clarke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雲南海南廣西)、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生育地:疏林及常綠密林

海拔高:300-1700m

西南貓尾樹是紫葳科喬木,高約1525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對生。花黃色或淡黃色、漏斗狀,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蒴果細長,被毛。種子扁、具有膜狀翅。原產於中國南部及中南半島。不知何時引進台灣。嫩葉跟花朵可食。中國將西南貓尾樹依細部特徵又細分成兩種、兩變種。其中有一變種稱為齒葉貓尾樹。不過,目前這株還是幼苗,雖然是鋸齒緣,但是貓尾樹有幼葉鋸齒,成葉全緣的情況,尚無法確定它是不是齒葉貓尾樹。1832年,丹麥外科醫生植物學家瓦立池(Nathaniel Wallich)將它放在火焰木屬,首先命名西南貓尾樹為Spathodea stipulata1884年,英國植物學家喬治·邊沁(George Bentham)將學名調整為Dolichandrone stipulata1888年,德國植物學家卡爾·基曼(Berthold Carl Seemann)以西南貓尾樹(Markhamia stipulata)為模式種,命名了貓尾樹屬(Markhamia)。該屬名是為了紀念英國的地理學家暨探險家克萊門茨·馬卡姆爵士(Sir Clements Robert Markham)。該屬胖胖樹還曾介紹非洲貓尾樹Markhamia lutea)。
IMG_0753IMG_0752IMG_0751IMG_07502017100120170919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Werauhia kupperiana (Suess.) J.R. Grant

科名:鳳梨科(Bromeliaceae

原產地: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

生育地:低地至低山地潮濕森林,著生或地生

海拔高:0-1000m

斑葉瓦奧鳳梨屬於鳳梨科空氣鳳梨亞科(Tillandsioideae),是大型的積水鳳梨,來自中美洲潮濕雨林的夢幻物種。聽說很好種,但是長很慢,又不會長側芽,所以一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1939年德國植物學家Karl Suessenguth首次命名時,將斑葉瓦奧鳳梨放在鶯哥鳳梨屬(Vriesea),命名為Vriesea kupperiana1995年,美國植物學家Jason Randall Grant命名瓦奧鳳梨屬時,修正了斑葉瓦奧鳳梨的學名。瓦奧鳳梨屬的屬名是為了紀念德國的植物學家Werner Rauh,該屬之前胖胖樹也介紹過紅瓦奧鳳梨Werauhia sanguinolenta)跟迷你瓦奧鳳梨Werauhia marnier-lapostollei)。感謝好友珍寶蘭園協助拍攝。
IMG_5594IMG_559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erminalia microcarpa Decne. /Terminalia sericocarpa F.Muell. /Terminalia edulis Blanco

科名: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原產地:婆羅洲、爪哇、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熱帶雨林、雨林邊緣、河岸林

海拔高:800m以下

黑果欖仁是使君子科大喬木,高可達40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單葉、互生或簇生枝條末端,全緣。穗狀花序腋生。核果紡錘狀,略呈三稜,成熟時暗紫紅色。果實酸甜可生吃,也可煮食,或加工做眼藥或乳液。原產於菲律賓至澳洲低地雨林,1965年引進台灣,栽培於恆春熱帶植物園。拉丁文種小名microcarpa是小果的意思。1835年由法國植物學家約瑟夫(Joseph Decaisne)命名。去年夏天,好友傳來數張相片求名。當時我一看,知道自己不曾見過該植物。不過由葉子的排列與果實形態可知道是欖仁屬植物,了解照片拍攝於墾丁後,便再進一步詢問是否位在我所知道的建築物旁。果不其然,正是半個世紀前引進台灣,全台僅此一株,可是我一直緣慳一面的黑果欖仁。幸而獲得好友贈鮮果數枚,順利繁殖。
20170714_320170910_220170818_220170716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crotrema arnottianum Wight

科名:第倫桃科(Dilleniaceae

原產地:印度西高止南部

生育地:低地潮濕半落葉林至常綠林闊葉林下,地生

海拔高:800m以下

毛第倫桃草是第倫桃科的矮小草本,高度多半在30公分以下,莖極短。單葉、互生、鋸齒緣。全株被毛。花黃色,單生於葉腋。第倫桃草其實是我們熟悉的第倫桃的近緣屬,只是植株大小差很多。第倫桃草屬最早是蘇格蘭植物學家威廉·傑克(William Jack)在1820年出版的《馬來亞雜記》(Malayan Miscellanies)書中,以第倫桃草(Acrotrema costatum)為模式種所發表的新屬。該屬以馬來西亞為分布中心,全世界約有十多種。
  威廉·傑克是個英年早逝的天才。生於
179512916歲便取得碩士學位。1812年,17歲就成為皇家外科醫學院的院士。並且受雇於東印度公司而至印度行醫,並在印度開始對動植物產生興趣。1818年,他跟著知名的史丹佛·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至蘇門達臘研究,並採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沒想到1822915日,年僅27歲的威廉·傑克就過世了。原因疑似因為得了瘧疾。他在《馬來亞雜記》紀錄了很多東南亞特殊的動植物,可惜他許多珍貴的手稿、繪畫跟蒐藏都在1824年被大火燒毀。僅以本文,紀念這位熱帶植物學史上死在研究之路的植物學家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Schaueria flavicoma N.E. Br.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

生育地:雨林、半落葉林或潮濕灌木林中半遮陰處

海拔高:低海拔

白金羽花是爵床科矮小灌木,高多在一公尺以下。單葉、對生、全緣。花白色,左右對稱,萼片黃色,每朵花的下方有裂成絲狀的黃色苞片包圍,十分特殊。應該是總狀花序,頂生。原產於巴西東南方,生長在潮濕森林中半遮陰處。台灣極為少見。學名是1883年英國植物分類學家尼古拉斯·愛德華·布朗(Nicholas Edward Brown)命名。
/tmp/php9MV6B7/tmp/phpl6SI20/tmp/phprxyx6N/tmp/phpTt92NH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Trichoscypha acuminata Engl.

科名:漆樹科(Anacardiaceae

原產地:奈及利亞、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共和國、安哥拉北部

生育地:潮濕雨林

海拔高:90-1500m

加彭葡萄或稱米娜塔果,是漆樹科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幹通直。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圓錐花序幹生。核果成熟時桃紅色。可鮮食或打成果汁。樹皮含單寧,可供藥用。原產於中非熱帶雨林,大約是2017年引進台灣。拉丁文學名是1881年由著名的德國植物分類學家恩格勒(Heinrich Gustav Adolf Engler)所命名,種小名意思是尖銳的,應該是形容它的葉子。英文稱Gabon grape,直接翻譯就是加彭葡萄。米娜塔果應該是種苗商依拉丁種小名音譯而來。漆樹科果樹中,胖胖樹曾介紹過的塞拉多葡萄Tapirira guianensis),型態與加彭葡萄較為類似。
/tmp/phpJ5Zn6o/tmp/phpwIGfqW/tmp/phpSnHLSH20170101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hrysophyllum imperiale (Linden ex Koch & Fintelm.) Benth. & Hook. f./Martusiella imperialis (Linden ex K. Koch & Fintelm.) Pierre

科名:山欖科(Sapotaceae

原產地:巴西(Minas Gerais - Rio de Janeiro

生育地:茂密潮濕低地原始林

海拔高:800m以下

皇家金葉樹是山欖科喬木,高可達25公尺。單葉、互生,鋸齒緣,葉背密被金色絨毛。花細小,黃綠色,叢生於葉腋。漿果橢球型,可食。原產於巴西東南沿岸大西洋雨林。大概是2016年引進台灣。1859年比利時植物學家林登(Jean Jules Linden)等人將它誤放到報春花科(Primulaceae),命名為Theophrasta imperialis1876年,英國植物學家喬治·邊沁(George Bentham)和約瑟夫·道爾頓·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才將它歸併到金葉樹屬。不過,由於它跟金葉樹屬中其他種類有很大的不同,1891年法國植物學家路易斯·皮爾(Jean Baptiste Louis Pierre)還曾以它為模式種,命名了Martusiella屬,並將皇家金葉樹命名為Martusiella imperialis。種小名意思是帝國的、皇室的,所以中文直接取名皇家金葉樹。又因為葉緣有鋸齒,跟桐屬植物都不同而取名為鋸葉星蘋果。該屬胖胖樹還曾介紹過十分常見的星蘋果Chrysophyllum cainito)。
2017080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omalomena hasei P.C.Boyce & S.Y.Wong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蘇門答臘

生育地:低地潮濕森林中終年濕潤的石灰岩壁上

海拔高:低海拔

狐尾春雪榕是天南星科十分矮小的草本植物,莖極短。單葉、互生、全緣,葉表面散生短毛。原產於蘇門答臘的石灰岩森林中。是2016年才由當代知名的天南星科分類學家彼得·查爾斯·博伊斯(Peter Charles Boyce)命名,種小名是紀念它的發現者日本植物獵人長谷圭祐(Keisuke Hase)先生。狐尾這個中文名,就我的破日文來理解,應該就是長谷先生親自命名的。除了狐尾,還有鮫肌A春雪榕Homalomena mobula)、鮫肌B春雪榕Homalomena asperifolia)、蛇腹春雪榕Homalomena plicata)號稱春雪榕四聖獸。大概在2016年或2017年由水族業者引進,是玩家級的特殊植物。
IMG_0558IMG_0560IMG_0556IMG_0557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broma augustum (L.) L. f./Ambroma augustum (L.) L. f./Theobroma augustum L./Abroma augusta (L.) L. f./Theobroma augusta L.

科名:錦葵科(Malv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

原產地:印度、不丹、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澳洲東北部、太平洋島嶼、菲律賓

生育地:林緣、次生林、荒廢地

海拔高:0-1200m

昂天蓮是錦葵科的灌木,高可達10公尺,一般多在三四公尺左右,枝條被毛。單葉、互生、全緣,二型葉,平常是心形或五邊形,開花枝上則是披針形。花暗紫紅色,單生於葉腋,下垂。蒴果朝上,五稜,稜上有三角形薄膜。開列成十邊形,狀如蓮花。昂天蓮除了是藥用植物,樹皮纖維也可以造紙。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多半生於林緣或受干擾處。19012月自印度孟買引進,全台偶見栽植。台灣大學農場可見。昂天蓮的拉丁文屬名是來自希臘文食物βρῶμαbroma)這個字加上一個αa)字首,αa)字首在希臘文中有不是或沒有的意思。所以昂天蓮屬意思就是不能吃的或不是食物。種小名augustumaugustus的中性變格,而augusta則是陰性變格。Augustus是指羅馬開國君主奧古斯都皇帝1。衍伸的意思還包括八月2、雄偉、古老、神聖、至尊,或是皇家。1768年林奈3在第12版的《自然系統》4書中首次命名,將它放在可可樹屬,命名為Theobroma augustum1782年,林奈的兒子,小林奈5修正學名,將它放到1776年荷蘭科學家尼可拉斯·約瑟夫··雅克命名的昂天蓮屬Abroma,命名為Abroma augustum。但是他當時應該是寫錯了,多了一個m,學名變成了為Ambroma augustumAm字首是表示第二人稱複數,而且馮·雅克已經有先命名了Abroma所以後來的植物學家一致認為這是錯字。不過,1905年第二次國際植物學會在維也納招開,首版《國際藻類、真菌、植物命名法規》7才第一次出現,後又多次改版。由於拉丁文有中性、陰性、陽性三種變格。命名法規定,原則上屬名跟種小名名要同性,而Abroma算是陰性字,而且在拉丁文傳統上,樹木都應該屬於陰性,所以後來的植物學家認為應該把昂天蓮的拉英文種小名改成陰性變革的augusta,以至於又出現Theobroma augustaAbroma augusta這兩種寫法
IMG_9014IMG_9012IMG_9013/tmp/phpvbQTwi/tmp/phpVgdoOG/tmp/phpLVEGL6/tmp/phpqOTmIx20150114201507122015043020150406201502142015012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Cola rostrata K. Schum.

科名:錦葵科(Malv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

原產地: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

生育地:低地雨林

海拔高:0-400m

黃色猴可樂是錦葵科喬木,高可達20公尺。掌狀複葉、互生、全緣,葉柄兩端膨大。托葉兩枚,著生葉柄基部兩側。全株被毛。花星狀,橘紅色,腋生。蓇葖果,內含種子數枚。果肉黃色,可食,種子大如蚌殼。子葉兩枚。跟之前介紹過的可樂果Cola nitida)同屬,不過型態有明顯差異。原產於中西非交界處的低地熱帶雨林內,應該是種苗商引進2017年引進,出現在水果種苗市場。可樂樹屬過去是梧桐科,新的分類系統屬於錦葵科。1903年由德國植物學家卡爾·莫里茨·舒曼(Karl Moritz Schumann)命名,拉丁文種小名意思是鳥喙或鉤狀的,有種苗商直接音譯做蘿絲塔巴果。英文稱為yellow monkey cola,所以中文直接取名黃色猴可樂
IMG_5730IMG_2109IMG_2107IMG_120020180101_420180101_320180101_120180101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rtocarpus rigidus Blume/Artocarpus rotunda (Houtt.) Panz.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小巽他群島

生育地:常綠林

海拔高:5001000m以下

野猴面果是桑科麵包樹屬大喬木,高可達47公尺,但是一般多在25公尺左右,基部具板根。單葉,互生,全緣。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可食,果實表面有軟棘狀突起,果肉淡黃色。1825年由德國植物學家卡爾·路德維希·布魯姆(Carl Ludwig Ritter von Blume)命名。布魯姆是十九世紀重要的植物學家,過去胖胖樹介紹過的馬來橡膠樹細枝龍腦香台灣梵尼蘭無葉梵尼蘭等植物的學名也都是布魯姆命名。廣泛分佈緬甸至印尼,1930年代便曾引進台灣。早期台灣常把猴面果(Artocarpus lacucha)的學名誤寫成Artocarpus rigidus,其實兩種植物有明顯的不同,不論是葉片還是果實型態都有差異。2010年後,果樹玩家又再度引進,也有種苗商稱其為金果。
IMG_6273IMG_6274201711202017065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rtocarpus hirsutus Lam.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印度西高止

生育地:常綠及半落葉雨林

海拔高:0-1200m

野波羅蜜是桑科麵包樹屬喬木,可達50公尺,一般約在35公尺左右,樹幹通直。單葉,互生,全緣或先端三裂,幼葉鋸齒緣,葉柄及頂芽密被毛。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可食,果實表面有軟棘狀突起,果肉橘黃色。印度西高止的熱帶雨林特有植物,大約是2015年後引進台灣。它跟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都1789年,提出「用進廢退」學說的法國演化生物學家拉馬克拉(法文: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所命名。拉丁文種小名hirsutus意思是有毛的,應該是形容它成株毛茸茸的葉柄及頂芽。英文稱為Wild JackJungle Jack,所以我就直接翻譯成野婆羅蜜或叢林波羅蜜。也有種苗商稱他為大金果,或直接音譯印度對他的稱呼Aini,稱為阿尼果或印度阿尼果。栽培不難,以種子繁殖。幼苗需遮陰。特別感謝詹姆士大大協助蒐集
/tmp/phpM7Wsu5/tmp/php5flvwk/tmp/phpCwSbSB/tmp/phpcElDMU/tmp/php7DfGHf/tmp/phpIVyUzD/tmp/phpR2sG63/tmp/php153xZw/tmp/php9iLOT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Blighia sapida K.D. Koenig

科名:無患子科(Sapindaceae

原產地:賽內加爾、幾內亞比索、幾內、獅子山、象牙海岸、馬利、布吉納法索、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加彭、聖多美普林西比

生育地:非常潮濕的森林、季節性乾旱低地森林至疏林

海拔高:0-900m

阿開果是無患子科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嫩葉紅色。小羽片全緣。花細小,總狀花序頂生。蒴果成熟時紅色。種子黑色,有象牙白色的假種皮。果實成熟後假種皮可以吃,但是未熟的假種皮,還有連接假種皮紅色的部分有劇毒,要十分小心。阿開這個名字主要來自他的英文Ackee,也有人翻譯做愛貴果,或取名為西非荔枝果。1778年被引進牙買加,並成為牙買加重要的食物與藥用植物。1793年英國英國皇家海軍副司令威廉·布萊(William Bligh)將它帶回英國皇家植物園。1806年,德國博物學家卡爾·迪特里希·埃伯哈德·金(Karl Dietrich Eberhard König)以阿開果為模式種,威廉·布萊的名字最為屬名,命名阿開果屬與阿開果。台灣最有名的植株,應該是彰化田尾中南種苗所栽培的兩株。園主表示植株自印度引進。本文特別感謝園主親手摘下兩顆果實送給我。
20171222_320171222_620171222_720171222_920171222_1120171222_1320171222_1420171222_1620171222_520160226田尾_620160522_220160226田尾_520171222_2220171222_2020171222_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Atractocarpus fitzalanii (F.Muell.) Puttock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原產地:澳洲東北角

生育地:成熟雨林

海拔高:0-1000m

澳洲瓦果梔是茜草科瓦果梔屬的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一般多在5公尺以下。單葉、對生、全緣。花白色,聚繖花序,腋生,具有香味。果實卵形,成熟時橘黃色,可食。是澳洲雨林內特有的植物。耐陰性、觀賞性佳。
  1860年由德國植物學家費迪南德·馮·穆勒(Ferdinand Jacob Heinrich von Mueller)命名為Gardenia fitzalanii。拉丁文種小名是為了紀念最早採集到澳洲瓦果梔的尤金·菲達蘭(Eugene Fitzalan)。1867年,馮·穆勒與喬治·邊沁(George Bentham)又將它放到茜草樹屬,命名為Randia fitzalanii。直到1999年,植物學家克里斯多福·保托克(Christopher Francis Puttock)才將它歸併到瓦果梔屬。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nisoptera thurifera (Blanco) Bl.

科名: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

原產地:馬來西亞、菲律賓

生育地:原始雨林

海拔高:0-750m

香安納士樹是大喬木,高可達45公尺,樹幹通直。單葉、互生、全緣。嫩芽、葉被、小枝皆被星狀毛。1935年引進台灣,栽種於高雄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內。消失已久,不確定是否還存活。目前台灣可以見到的龍腦香科植物,共五屬八種,分別是香安納士樹Anisoptera thurifera (Blanco) Bl.)、細枝龍腦香Dipterocarpus gracilis Blume)、大花龍腦香Dipterocarpus grandiflorus (Blanco) Blanco)、海南坡壘(Hopea hainanensis Merr. et Chun)、淺紅美蘭地Shorea leprosula Miq.)、鱗毛白柳桉Shorea palosapis (Blanco) Merr.)、登吉紅柳桉Shorea polysperma (Blanco) Merr.)、望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 H. Wang)。另外還有觀察到兩三種還無法確定的種類,可能是龍腦香屬或青梅屬(Vatica)。淺紅美蘭地大約是2007年前後引進。望天樹與海南坡壘約2010年後引進。其他五種都是1935年(日本昭和10年),高雄州產業部林務課出張所轄下設立「竹頭角熱帶植物母樹園」(今改名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時,由佐佐木舜一先生引進。由於該處栽培了許多淡黃蝶的食草鐵刀木,吸引成千上萬的黃蝶聚集。又有黃蝶翠谷的美稱。
  1935年至1941年佐佐木順一幾乎每年都到南洋引進熱帶植物,紀錄上共引進276種。1937年中國發生七七蘆溝橋事變,中日大戰開打。在那之後,繼續從事熱帶植物研究與引進的應該就只剩下佐佐木舜一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就沒有再引進植物了。而戰爭也導致這些熱帶植物半數以上都死亡。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