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5 Sat 2017 20:55
帛琉風吹楠
- Mar 24 Fri 2017 08:19
小花紫玉盤
- Mar 17 Fri 2017 20:05
大葉寶冠木
學名:Brownea macrophylla Linden ex Mast./Brownea macrophylla hort. ex Mast.
科名:豆科蘇木亞科(Leguminosae/Caesalpinioideae)
原產地:巴拿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
生育地:低海拔雨林、定期氾濫雨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大葉寶冠木是蘇木亞科的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2公尺。新枝條有柔毛,下垂如掛在樹上的手巾。一回羽狀複葉,新葉紅褐色。花瓣紅色,花絲極長,總狀花序密生成繡球狀,幹生或腋生。莢果成熟後會捲曲。種子十分巨大。由於大葉寶冠木的花十分壯觀,是熱帶地區常栽培的觀賞花卉。這類新枝條會下垂的豆科植物,臺灣可以見到還有寶冠木(Brownea coccinea)、大寶冠木(Brownea grandiceps)、斑葉寶冠木(Browneopsis ucayalina)、瓔珞木(Amherstia nobilis)、無憂樹(Saraca asoca)、中國無憂樹(Saraca dives)、黃花無憂樹(Saraca cauliflora)、寶冠葉手帕樹(Maniltoa browneoides)等。
- Mar 17 Fri 2017 19:32
銳稜棋盤腳/銳稜玉蕊
學名:Barringtonia reticulata (Blume) Miq.
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南部、婆羅洲、蘇拉威西東南、菲律賓
生育地:原始龍腦香林、泥炭沼澤林、海岸林
海拔高:200m以下
銳稜棋盤腳或稱為銳稜玉蕊,是玉蕊科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單葉、簇生於枝條先端,鋸齒緣,新葉紅色。花淡紅色,花絲紅色,頂生總狀花序。核果。他跟台灣公園常見的穗花棋盤腳(Barringtonia racemosa)型態有些許類似,不過花跟果實都比穗花棋盤腳小一號。果實有明顯的棱是其重要特徵。原產於東南亞的低地雨林。幼苗需要高空氣濕度才能生長。
- Mar 09 Thu 2017 06:32
胖胖樹之所以是胖胖樹
有朋友問我願不願意到海外弄胖胖樹的熱帶雨林,我拒絕了。我對他說:「胖胖樹之所以是胖胖樹,就是因為在台灣。蒐集這些來自雨林的樹,是為台灣保留文化資產。離開台灣,種了再多植物也就只是座植物園罷了。沒有文化意義。如果只是單純做植物保種或是種樹,有太多人做了,更加不需要胖胖樹。我蒐集的植物,跟台灣的發展史密切相關。如果少了文化,那胖胖樹的熱帶雨林也沒有存在價值。」
2007年四月我開始在部落格上介紹我蒐集的植物,也介紹我的夢想。迄今總共發文介紹植物與熱帶雨林相關知識六百二十餘篇。在這不算短的十年裡,我一方面介紹既有的蒐藏,一方面持續到各處尋找那些散在全台各地珍貴的熱帶雨林植物。藉由部落格與後來在臉書上所成立的粉絲頁,認識了不少花友。除了文獻記載與google,花友們也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訊。告訴我哪邊有什麼植物,哪邊可以採到種子,甚至送我不少植物。
2016年,是胖胖樹的熱帶雨林重要的里程碑。我終於找了一處空地,也辦了幾場公開的植物展,讓大家有機會親眼看看這些特殊的熱帶雨林植物,聽我替植物們說說他們飄洋過海來台的故事。然而,2016年也是損失慘重的一年。年初的超級寒流,凍死了不少樹,包含種了近十年的榴槤。秋天的颱風,又折損了一批罕見的幼苗。十分令人難過與惋惜。
將近二十年來,我多半獨自一人去找尋這些植物的蹤跡。也獨自一個人在照顧這些植物。他們就如同我的孩子一般。照顧他們除了花時間,也投入了我泰半的積蓄。隨著時間過去,收集的植物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古代有孟母三遷,我也為這些植物們搬了數次家。每次搬家,就會引來鄰居圍觀。大家都會覺得我是瘋子吧!前幾年,植物們幾乎擠爆住家的頂樓了。我又開始迫不及待想幫植物們找個新家。
前年,我開始向外尋找資金。我投過keep walking的夢想資助計畫,投過社企流,也曾經想上募資平台募資。跟一些植物園談過。不過,或許是企劃能力有待加強,或許是夢想缺了什麼部分,各種募資的方式跟管道都沒有十分順利。也尚未有人認同我想依地理區去劃分,並仿自然的栽植方式。
- Mar 04 Sat 2017 11:32
猴胡桃/大猴胡桃
學名:Lecythis zabucajo Aubl.
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納、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熱帶雨林
海拔高:0-500m
猴胡桃,或稱大猴胡桃,是玉蕊科大喬木,高可達30公尺,樹幹通直。單葉、互生、全緣或鋸齒緣,嫩葉紅色。花白色,總狀花序。果實巨大,壺型,殼十分堅硬,頂端有帽狀開口。種子可食。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的低地雨林。嘉義農試所內自1931年起便有紀錄一株來源不明的大樹。中南部也不少人栽植。不過似乎都沒有結果的資料。胖胖樹的熱帶雨林中栽培兩株猴胡桃,從葉子的型態推測是大猴胡桃,但不是十分確定。該科胖胖樹還曾介紹過巴西栗(Bertholletia excelsa)、砲彈樹(Couroupita guianensis)、半果樹(Gustavia superba)、棋盤腳(Barringtonia asiatica)、穗花棋盤腳(Barringtonia racemosa)。
- Mar 04 Sat 2017 09:56
非洲烏木/非洲黑檀
- Feb 25 Sat 2017 19:28
火焰木
學名: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比奧科島、加彭、剛果、剛果共和國、盧安達、蒲隆地、安哥拉
生育地:熱帶乾燥森林、疏林至潮濕森林
海拔高:2000m以下
火焰木是紫薇科大喬木,高可達35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ㄧ回羽狀複葉、對生,小葉全緣、被毛,嫩葉褐色。幼苗具重演化現象。花紅色,頂生總狀花序。蒴果,成熟時開裂成舟狀。種子扁圓形,具透明薄翅,與風鈴木(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等同科植物類似。廣泛分布在熱帶非洲的雨林至疏林,台灣各地普遍可見。
- Feb 23 Thu 2017 16:57
披針葉麵包樹/可樂丹/可樂蜜/加里曼丹波羅蜜/Keledang
學名:Artocarpus lanceifolius Roxb.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
生育地:原始龍腦香林及山地森林
海拔高:0-(600)1500m
披針葉麵包樹是桑科麵包樹屬大喬木,高可達35公尺,基部具板根。單葉、互生、全緣、幼苗時略呈尾狀尖,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球狀至橢球狀,大小約略是一個饅頭大,可食,果肉橘紅色。批針葉麵包樹是東南亞野生的熱帶果樹,引進台灣時間不長,這幾年才開始出現在果樹苗市場。其拉丁文學名之種小名意思即是披針狀的葉子。印尼土名稱之為Keledang,台灣果樹業者將其命名為可樂丹或可樂蜜,胖胖樹的好友魏杯杯則稱它為加里曼丹波羅蜜。
- Feb 21 Tue 2017 09:44
食用肖竹芋/幾內亞竹芋/越南土豆/越南鈴薯
學名:Calathea allouia (Aubl.) Lindl./Goeppertia allouia (Aubl.) Borchs. & S. Suarez/Maranta allouia Aubl.
科名:竹芋科(Marantace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大小安地列斯
生育地:低地潮濕森林邊緣,地生
海拔高:1400m以下
竹芋科全世界約31個屬,55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其中,肖竹芋屬(Calathea)、錦竹芋屬(Ctenanthe)、竹芋屬(Maranta)、紅裏蕉屬(Stromanthe)更是常見的觀賞植物。食用肖竹芋是多年生草本,株高約1至1.5公尺,地上部冬季會休眠。地下莖貌似薑,橫走於與表土。地下塊根如小一號的馬鈴薯,可食用。花蓮地區稱之為越南土豆、越南鈴薯。該科胖胖樹還曾介紹過箭羽竹芋(Calathea lancifolia)、蘭嶼竹芋(Donax canniformis),以及俗成粉薯的葛鬱金(Maranta arundinacea)。
- Feb 15 Wed 2017 13:09
配得來/佩得來/Pedalai
學名:Artocarpus sericicarpus F.M. Jarrett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北部、西里伯斯、摩鹿加、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常綠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配得來桑科麵包樹屬大喬木、高40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二型葉、全緣或二回羽狀深裂。超大葉。幼苗葉不開裂,細鋸齒緣。托葉早落。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上有針刺狀凸起。果實可食。配得來是從馬來波蘿蜜(Artocarpus elasticus)獨立出來的新種,兩個分佈有重疊,尤其是婆羅洲。馬來波蘿蜜(Artocarpus elasticus)多半生長在海拔300m以下,可能比較怕冷。配得來(Artocarpus sericicarpus)可以長到海拔1500m,而且整個菲律賓都有,不像馬來波蘿蜜在菲律賓只有產在巴拉望。兩個型態非常類似,就果實來看,馬來波蘿蜜是黃色果皮上有針刺狀凸起,配得來是橘色果皮上長毛。一般果苗市場上多半將馬來波蘿蜜稱之為黃皮毛配得來。而配得來則為紅皮毛配得來。
- Feb 15 Wed 2017 12:24
線柱蘭/細葉線柱蘭
學名:Zeuxine strateumatica (Lindl.) Schltr.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菲律賓、台灣、琉球
生育地:開闊草地至森林內,地生
海拔高:(0)160-330(1000)m
線柱蘭又稱細葉線柱蘭,是小型的地生蘭。莖細長,泛紅色,在開闊處莖短而直立生長,陰暗處則匍匐於地上,僅末端直立。葉細長,全緣,泛紅褐色,生長於開闊處葉較短,遮陰處則長。花細小,白色,唇瓣黃綠色,頂生穗狀花序。蒴果。每年冬末至春天開花,開花結果後植株會枯萎。與之前介紹過的芳線柱蘭(Zeuxine nervosa)同屬,但是葉片型態十分不同。廣泛分布在中亞至新幾內亞潮濕森林至草地,台灣全島低海拔可見。胖胖樹的熱帶雨林內有許多自生植株。特別挖取培養長不好,不理它反而年年會開花。
- Feb 09 Thu 2017 17:26
叢立檳榔
學名:Areca triandra Roxb. ex Buch.-Ham.
科名:棕櫚科(Palmae)
原產地:印度、孟加拉、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蘇拉維西、菲律賓
生育地:雨林
海拔高:低海拔
叢立檳榔是棕梠科的小喬木,高可達5公尺,莖綠色,環節十分明顯。一回羽狀複葉,從生於莖頂。單性花,雌雄同株。核果,紡錘狀,成熟時深紅色。型態與常見的檳榔(Areca catechu)類似,但是植株較矮小且叢生,果實亦較小。全省皆有栽植,台北植物園可見。
- Feb 09 Thu 2017 17:01
黛粉葉/大王黛粉葉/啞蔗
學名:Dieffenbachia seguine (Jacq.) Schott/Dieffenbachia amoena Hort. ex Gentil/Dieffenbachia maculata (Lodd.) G. Don/Dieffenbachia picta Schott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西印度
生育地:低地潮濕森林,地生
海拔高:2600m以下
黛粉葉是天南星科的巨大草本,具有直立莖,高甚至可達三米。葉巨大,具有不規則白色斑塊,叢生於莖頂。佛焰花序腋生,佛焰苞綠色,肉穗花序不突出於佛焰苞之外。偶爾會結菊紅色漿果。原產於中南美洲的潮濕森林,生態與亞洲常見的姑婆芋(Alocasia odora)十分類似。最早是1910年藤根吉春引進,過去稱為黛粉葉,原產於南美洲,植株較為纖細的個體,學名標示為Dieffenbachia maculata;1920年馬場弘又引進了黛粉葉,並且還引進過去名為大王黛粉葉,原產於中美洲的個體,學名標示為Dieffenbachia amoena。近代科學家研究,無論是Dieffenbachia amoena還是Dieffenbachia maculata,皆是Dieffenbachia seguine的同種異名。栽培十分容易。耐陰也耐曝曬。是十分常見的觀賞植物,有許多園藝選拔的個體。
- Feb 03 Fri 2017 11:28
竹柏蘭
學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Hook. f.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蘇拉威西、摩鹿加、新幾內亞、台灣、琉球、日本南部、韓國
生育地:森林中潮濕處,地生
海拔高:200-2300m,台灣250-1500m
竹柏蘭或稱兔耳蘭、竹葉蘭,是穗蘭屬的地生蘭,不過她的葉子跟其他穗蘭有所不同,為披針型,葉緣上半段有細鋸齒。花白色,略帶綠色。花莖從假球莖基部抽出,總狀花序。每年春秋兩季皆會開花,極具觀賞價值。廣泛分布在印度至新幾內亞。喜生長於潮濕的低海拔原始森林。栽培十分容易。該屬胖胖樹還介紹過著生型的鳳蘭(Cymbidium daya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