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Tectaria decurrens (C. Presl) Copel.

科名: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太平洋島嶼、菲律賓、蘭嶼、台灣。

生育地:潮溼溪谷或林下,地生

    翅柄三叉蕨,顧名思義,其葉柄有翼。他廣泛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喜歡生長在潮濕溪谷或林下。台灣全島都有分布,不過卻不是很常見到他的蹤影。他的孢子葉與營養葉有些許差異,營養葉的裂片較寬,而孢子葉則可明顯見到孢子囊群在葉背凹下,在葉面突起。
2008070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之前胖胖樹曾經介紹過長葉觀音蓮Alocasia longiloba),也提過這是一個天南星科中進百種的大屬。這個屬幾乎都是地生,偶而會有例外呈著生者。以下介紹幾種胖胖樹蒐集的部分種類小苗。

 

龜甲觀音蓮

學名:Alocasia cuprea (Koch & Bouché) Koch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

20070711_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Piper arborescens Roxb.

科名:胡椒科(Piperaceae

原產地:馬來西亞、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森林中樹上,藤本

海拔高:低海拔

    胡椒科143000種。一般常見的形態是草本藤本,少數為灌木。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該科最有名的植物便是胡椒Piper nigrum)。台灣的胡椒科植物有兩屬15種。蘭嶼風藤是蘭嶼森林中常見的藤本,花序亦如其他胡椒科同類,成肉穗狀。
20080510科博館_220080510科博館_120080402科博館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開始胖胖樹主要以"植群"做為文章分類依據

而且分很細

亞洲就分菲律賓 馬來亞   滇泰緬.......

後來又概分亞洲   美洲

當然還是有區分樹木    地被 著生及藤本

不過後來我發現這種分類方式對許多花友很不方便

所以才改成現在以"植相"為主的分類方式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hlegmariurus salvinioides (Hert.) Ching/Huperzia salvinioides (Herter) Holub/Lycopodium salvinioides (Herter) Tagawa

科名:石松科(Lycopodiaceae

原產地:菲律賓、台灣中南部與東部、琉球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小垂枝石松與垂枝石松Huperzia phlegmaria十分類似。然而,小垂枝石松的莖更加纖細,且葉子呈橢圓形。在台灣,小垂枝石松較之垂枝石松更為稀有,發現頻度更低,屬於頻臨滅絕的植物。好在石松科植物多半容易扦插繁殖,得以保存下來。胖胖樹目前收集到四種台灣原生且稀有的石松。
20070831_320070831_120111105_120140323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 (L.) Holub/Huperzia phlegmaria (L.) Rothm./Lycopodium phlegmaria L.

科名:石松科(Lycopodiaceae)

原產地:熱帶非洲、亞洲、台灣南北兩端、琉球

生育地:潮溼成熟森林樹上中高位,著生

垂枝石松或稱垂枝馬尾杉,與胖胖樹早先曾介紹過的展葉馬尾杉Huperzia squarrosa)同屬石松科的著生性擬蕨類。垂枝石松在台灣僅分布南北兩端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是高位著生石松中較耐旱者,發現頻度較高。具有披針形的營養葉,多回二叉分枝。莖幼時直立或斜上生長,老莖則下垂。莖粗大,可與小垂枝石松區分(Huperzia salvinioides)。
20140323_320140323_220100729_420100729_320100729_12014032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uonymus cochinchinensis Pierre

科名:衛矛科(Celastraceae

原產地: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森林中

海拔高:低海拔

    衛矛科有一千多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不過衛矛屬倒是很奇怪,多半分布於溫帶地區。交趾衛矛算是衛矛屬的例外,只生長在熱帶,是蘭嶼及菲律賓低海拔森林中 常見的灌木。交趾衛矛花小,直徑相當於一元硬幣。花瓣先端有流蘇狀絲裂,極為特殊。蒴果成熟後呈鮮紅色,老葉也會轉紅。幾乎全年都會開花,極具觀賞價值。 然而,交趾衛矛在台灣不常見,甚為可惜。
2015051720130602_1201505102013052720130329_22008201509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Semecarpus cuneiformis Blanco

科名:漆樹科(Anacardi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巴、蘇拉威西、小巽他群島、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低地原始林或次生林

海拔高:0-7001200m

    鈍葉大果漆又稱為小果台東漆。一下稱大果,一下又說是小果,想必大家都被搞糊塗了。其實比較的主體不同,才有大果、小果之異。大果漆屬在台灣有兩種,一是本種,一是常見的台東漆Semecarpus gigantifolia)。相較於台產其他漆樹科植物而言,大果漆屬果實較為大型,故名。然而,跟台東漆相較,鈍葉大果漆果實較小,所以才又稱為小果台東漆。鈍葉大果漆是常綠喬木,高可逾10公尺。屬於熱帶雨林下木層的樹種,極為耐陰。在台灣相當罕見,目前僅知台中科博館植物園、竹山下坪熱帶樹木園、屏科大有栽植,認識者少。除了果實,其葉亦較台東漆小一號。這兩者皆是毒性極強的植物,千萬別觸及汁液,以免疼痛難耐。不過,這兩者果實成熟後,果托會轉成鮮紅色,甚是美觀。下次有機會見到這類美麗植物,姑且聽胖胖樹的忠告,可千萬別褻玩焉!
20080628_120080628_220150531竹山下坪_220080510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androanthus heptaphyllus (Vell.) Mattos/Tabebuia heptaphylla (Vell.) Toledo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巴西、波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東北

生育地:雨林及半落葉林

海拔高:0-1500m

    風鈴木又稱伊蓓樹、重蟻木、南美洲蟻木,該屬產於熱帶美洲,台灣至少引進六種。較常見的為本次介紹的風鈴木、洋紅風鈴木黃金風鈴木毛風鈴木。另外應該還有較不常見的粉鈴木及銀鈴木。風鈴木跟之前介紹過的洋紅風鈴木很類似,容易混淆。一般來說,風鈴木花較小,小葉鋸齒緣,花紫紅色,冬天會落葉,落葉後開花。花期10月底至3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洋紅風鈴木花大型,小葉全緣,花粉紅色,冬天不落葉,春季換葉時開花。花期通常是3月至5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風鈴木我們現在用的學名是Handroanthus heptaphyllus,過去很長時間誤以為是花相似的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異名Tabebuia impetiginosa),但實際上,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小葉是全緣,而非鋸齒緣,可以區分

20160229_520150118綠川_320150111綠川_42015012520121220_大同國小20120125_綠川_風鈴木_520170309自由路_520170309自由路_420150108民生路_420170228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Musa acuminata L. A. Colla. spp. zebrina (Van Houtte) R. E. Nasution

科名:芭蕉科(Musaceae

原產地:爪哇

生育地:潮濕森林內
海拔高:低海拔

    好久沒有介紹新的科,這次胖胖樹要來介紹一個有趣的科——芭蕉科。芭蕉科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低區,全世界約有50種,含芭蕉(Musa)與衣蕉(Ensete)兩屬。衣蕉屬有時會被歸併到芭蕉屬,代表性種類有象腿蕉(Ensete glaucum)。因為香蕉,這個科大家都不陌生。不過因為一般食用蕉是三倍體,種子無法正常發育,許多人會誤以為香蕉沒有種子。其實,野生的芭蕉是會產生種子的喔!另外,芭蕉科因為植株直立且高大,也常被誤以為是樹。這其實也是誤會,畢竟芭蕉科沒有木質化的莖,不能歸類為木本植物。一般而言,觀賞蕉又分為觀葉、觀果、觀花三類,斑葉蕉不用說是觀葉種類。斑葉蕉最初是印尼爪哇採集之野生尖蕉(Musa acuminata)種子實生變異而來。葉面有不規則深褐色斑塊,葉背呈深紫褐色。植株高而纖細,可達3公尺。目前市面上多是組織培養苗或是吸芽苗。種過香蕉的人都知道,香蕉會長吸芽,容易無性繁殖。不過應該也知道香蕉怕颱風,很容易全軍覆沒!胖胖樹本身收集的芭蕉種類也不少,所以是怕颱風的另類蕉農囉!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Tillandsia cyanea Linden ex K. Koch

科名:鳳梨科(Bromeliaceae

原產地:厄瓜多太平洋岸

生育地:成熟森林樹上,著生

海拔高:0 -1500m

球拍空氣鳳梨又被稱為紫花鳳梨,原因無他,皆是歸因於他花序的紫色苞片。不開花時,球拍就像是棵普通的「雜草」,平凡無奇。開花時卻又艷麗無比,讓他成為許多人種植空氣鳳梨的入門品種。不過,球拍需水性較高,一般都是採盆植,甚少像其他空氣鳳梨一樣吊掛栽種。另外,雖然球拍甚耐陰,但如果光線不足,他只會不斷長側芽,而難見到她美麗的花序。
20080414科博館鳳梨展201107202011081820111006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rtocarpus xanthocarpus Merr.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低地雨林

    很早之前胖胖樹介紹過台灣常見的麵包樹,這次胖胖樹要介紹台灣原生但是很少見的蘭嶼麵包樹。蘭嶼麵包樹不只在台灣難得一見,連在蘭嶼森林都不普遍。蘭嶼麵包樹在蘭嶼多生於天池附近緩坡潮濕無風的原始林。他葉子小,似榕屬(Ficus);樹幹略呈紅色,且會剝落,與茄苳相似。花序與果實跟同屬的麵包樹波羅蜜比起來,根本就是小蝦米,相當不起眼。不過,麵包樹屬的分布,代表了蘭嶼位在熱帶雨林的邊際,在植物地理上有其意義。
    在研究麵包樹屬時發現,蘭嶼麵包樹(Artocarpus xanthocarpus)跟菲律賓特有的光葉桂木(Artocarpus nitidus)形態相似。查了一下資料,國外確實有資料把A. xanthocarpus視為A. nitidus同種異名。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其他專家學者有相關的研究。

20080724科博館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402科博館

學名:Omalanthus fastuosus (Linden) Fern.-Vill./Homalanthus fastuosus (Linden) Fern.-Vill.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原產地: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次生林或灌叢

海拔高:750-2400m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Jun 19 Thu 2008 15:45
  • 榴槤

學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科名:木棉科(Bombacaceae

原產地: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

生育地:低地熱帶雨林

海拔高:0 -1400m

榴槤是水果之王,除了市面上常見的金枕頭(Mon ThongD159,黃金枕頭之意),尚有青尼(ChaneeD123,長臂猿之意)、曼波尼、干腰(KanyaoD158,長果梗之意)、甲倫(Kardum Thong,黃金鈕釦之意)、紅龍、貓山王、黑刺等上百個品種。由於經濟價值高,即使在原產地榴槤也多半都是人為栽種。不過,在天然林裡仍可發現野生植株。榴槤屬是木棉科中較原始的種類,為單葉。葉背被附銀白色鱗片,葉先端有明顯尾狀尖。主幹筆直、樹形雄偉,在熱帶雨林內可以達40m高。幹生花,總狀花序。果實雖非典型蒴果,仍會跟其他木棉科的植物一樣,以背裂方式開裂。榴槤的生長過程與其他熱帶大喬木相似。榴槤的花主要是由狐蝠或大型昆蟲授粉,而其種子則藉由猿猴、狐蝠、甚至大象、老虎等大型動物散佈。榴槤種子大型,發芽率高。落入枯落物層中,約三天即發芽。發芽後,其子葉並不會出土,而留在種子內。當榴槤長出第一片真葉時,植株多半已有30cm高。此時,在森林底層的榴槤小苗緩慢生長,並忍耐陰暗的環境。待上層出現孔隙,幼苗便迅速向上生長,以爭取光線。

在台灣,喜食榴槤的大有人在,嘗試栽種過榴槤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真正見過「榴槤樹」的人卻不多。原因無他,只因為榴槤怕冷,容易夭折!好不容易有栽培成樹者,往往也會因為等不到榴槤開花結果而將其砍伐。其實,榴槤在台灣不是一定會冷死,也並非不會結果!在此,胖胖樹要公開多年的榴槤栽培經驗。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是栽植榴槤的最佳時機!首先,為提高發芽後之存活率,選擇剛剖開、新鮮、飽滿的種子數個,並將殘餘果肉洗淨。找個深30公分以上的花器,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介質。將種子平放,「淺」埋入土中,以不露出土為原則。切記,由於榴槤生長在土壤貧瘠的熱帶雨林,因此根系不發達的榴槤幼苗,如豬籠草一般不耐施肥。因此千萬不能使用含有肥料的培養土,否則小苗的葉子容易肥傷。播種完成後,將其放置室內明亮或室外無直射光處,約三天榴槤種子便會陸續發芽。一個月後會開始長葉子。春天播種後一直到入秋第一波冷峰來臨前,榴槤高度約可達4050公分。這段時間只要避免土壤過分乾燥即可,無須費心照顧。入冬後,中南部將榴槤擺放在遮陰避風處即可,北部則需放置於室內。待來年四月,耐寒性較高存活下來的幼苗便會再度生長。兩年後就可以選擇強壯的植株進行嫁接,或定植於避風處任其生長。約1520年後榴槤便會開花,可採人工方式授粉,提高結實率。不過,台灣目前似乎只有台中以南有開花、結果的案例。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學名:Tabebuia rosea (Bertol.) A. DC./Tabebuia pentaphylla auct.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蓋亞納

生育地:雨林及半落葉林

海拔高:0-1500m

        風鈴木又稱伊蓓樹,該屬產於熱帶美洲,台灣至少引進六種。較常見的為風鈴木、洋紅風鈴木黃金風鈴木毛風鈴木。另外應該還有較不常見的淡黃風鈴木、粉鈴木及銀鈴木。洋紅風鈴木每年春天盛開時總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的花是台灣引進的幾種風鈴木當中最大型者,而其花色自粉白色、淡粉 紅色至洋紅色都有,甚具觀賞價值。不過洋紅風鈴木跟風鈴木十分容易混淆。一般來說,洋紅風鈴木花較大小葉全緣,花粉紅色,冬天不落葉春季換葉時開花。花期約3月至5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風鈴木花較小小葉鋸齒緣,花紫紅色,冬天會落葉落葉後開花。花期約10月底至3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

20170409_1020170409_1320170409_1420170409_1720170409_2620140414_17_120140413_15_120140414_2720140414_2820140414_2420140414_1620140414_420140413_2020140413_1320140414_19_120140413_7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