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Nepenthes bicalcarata Hook. f.

科名:豬籠草科(Nepenthaceae

原產地:婆羅洲沙勞越、加里曼丹

生育地:低地柳桉森林內或泥炭沼澤林、石楠林,藤本

海拔高:0-950m

二齒豬籠草跟蘋果豬籠草一樣幾乎是所有豬籠草玩家必蒐集的種類。二齒豬籠草生長在婆羅洲的泥炭沼澤或石楠林,也時常會生長在柳桉森林內。他的捕蟲瓶不算大,可是體積龐大,一片成熟的葉子可能長達2m,植株可爬上40m多高的樹冠層,還會分枝。當然,這些在熱帶雨林裡跟其他怪物比起來都算是不太重要特徵。最重要的特徵還是他瓶蓋下的兩顆牙齒,這也正是他名字的由來。雖然他是食蟲植物,但是這兩顆牙齒可不是用來捕食。這是他蜜腺的位置,吸引蟲子過來,讓他不小心掉進陷阱裡。除此之外,二齒豬籠草還可能是食蟲界唯一的蟻植物。不但提供螞蟻住宿,還讓螞蟻進去捕蟲瓶裡幫他腐爛的蟲屍搬出,以延長捕蟲瓶的使用時間。
20070629_220110222_120150516_320150516_2
20150516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Nepenthes ampullaria Jack

科名:豬籠草科(Nepenthaceae

原產地:泰國南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西里伯斯、新幾內亞

生育地:低地潮濕森林林緣或林下、泥炭沼澤林、石楠林,地生

海拔高:0-1200m

豬籠草是著名的食蟲植物,也是較古老的被子植物。根系不甚發達,多半在生長在濕度高的地區。分布中心在東南亞。向西進入印度次大陸,北進中國,東達新幾內亞。

蘋果豬籠草是豬龍草中分布較廣,且補蟲瓶顏色變異很大的種類。除了本植物園所蒐集的綠瓶種,還有青綠瓶、綠瓶咖啡唇、綠瓶紅唇、斑瓶、三色斑瓶、紅瓶、血紅瓶等。其中以綠瓶與斑瓶較為常見。蘋果豬籠草也是豬龍草中較耐陰的種類,常見到生長於海拔1000m以下熱帶次生林內,或是熱帶雨林邊緣及林內較開闊處。與其他藤本型的豬籠草不同,蘋果豬籠草直立生長,有點類似姑婆芋的生長方式。當植株太大時基部會躺在地上,只留先端直立約1-2m高。蘋果豬籠草補蟲瓶造型相當特殊,大如蘋果,瓶蓋往後翻又與一般豬籠草相異。而且瓶身能夠自老熟的莖幹直接長出,常一大群貼在地上。不過,蘋果豬籠草的補蟲瓶常常積水,且消化力不強,常常有蛙類及陸蟹,甚至孑孓居住其中。似乎表示蘋果豬籠草的捕蟲瓶僅收集上層落下的有機物,而無誘捕獵物的功能,算的上是豬籠草界的素食者。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Hydnophytum formicarum Jack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原產地: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婆羅洲、菲律賓

生育地:海岸林、紅樹林、低地森林至山地森林,著生

海拔高:海岸至低海拔

蟻巢玉之名胖胖樹推測應該是來自日文,它是茜草科蟻巢玉屬(Myrmecodia)及蟻寨屬(Hydnophytum)植物的通稱。兩屬植物皆為著生型小灌木,著生於熱帶雨林的樹冠層或是森林邊緣大樹樹幹上。蟻巢玉是著名的「蟻植物」(myrmecophytic or ant plant)。種子小苗發育過程,其莖幹基部會先出現孔穴,並逐漸膨大呈半球狀或不規則塊狀,內有許多通道、孔室,提供螞蟻做為居所。螞蟻一方面居住在蟻巢玉植物體內,一方面保護蟻巢玉免受其他動物破壞、侵擾。這種巧妙的共生關係目前僅於熱帶雨林內少數植物上發現。除了蟻巢玉屬與蟻寨屬外,還有水龍骨科的蟻蕨屬Lecanopteris)、馬鈴薯蕨屬(Solanopteris)、亞洲猴腦鹿角蕨Platycerium ridleyi)、非洲猴腦鹿角蕨(Platycerium madagascariense),蘿摩科風不動屬的泡泡龍Dischidia major)、愛元果Dischidia vidalii)等,毬蘭屬的蟻毬蘭(Hoya darwinii)、僧帽毬蘭(Hoya mitrata)等、豆科植物如宏寶豆(Humboldtia laurifolia)、錐頭麻科的號角樹Cecropia peltata)、蓼科蓼樹屬Triplaris)、豬籠草科的二齒豬籠草Nepenthes bicalcarata)、幾種蘭科植物、鳳梨科植物如章魚空氣鳳梨Tillandsia bulbosa)、紅小犀牛角Tillandsia pruinosa)。目前胖胖樹對蟻巢玉屬(Myrmecodia)及蟻寨屬(Hydnophytum)植物了解不多,許多種類的型態差異極大,分類上還有諸多問題。兩屬主要差異在於蟻巢玉屬無分枝,而蟻寨屬有分枝。細莖蟻巢玉是市面上較常見的種類。其葉脈明顯、葉厚而圓、對生。蟻巢的入口多半隱藏在植物體背後,塊莖光滑或有不規則稜狀突起。容易結果,也容易繁殖。

IMG_3459IMG_3460IMG_346120070617_120070617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rescentia alata Kunth

科名: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

生育地:低地疏林、草地、開闊森林

海拔高:0-1000m

    十字蒲瓜樹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在台灣冬天會有半落葉的情況,夏天會換葉。三出複葉,葉柄有翼,所以葉子像十字架一般,果實像食用的蒲瓜,故名。這裡採用的屬名是蒲瓜樹屬,台灣另外還有引進蒲瓜樹(Crescentia cujete Vell.)。分類的理由是果實的形狀,另外葉子也長得很相像,只是蒲瓜樹是單葉。另外也有人採用蠟燭樹屬(Parmentiera),台灣還有引進蠟燭樹(Parmentiera cerifera Seem.)跟食用蠟燭樹Parmentiera edulis DC.)。這兩個屬的花其實很像,而且蠟燭樹屬常常都是三出複葉,葉柄有翼。所以十字蒲瓜樹常常在兩個屬之間遊蕩。十字蒲瓜樹是幹生花植物,就是花開在樹幹上喔!這是熱帶雨林植物特殊的現象,相當特別!
20131126_220140514_520140514_1120150606_220140514_920070617_12007050320140824_220130331_120130331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nterolobium cyclocarpumJacq.Griseb.

科名:豆科含羞草亞科(Leguminosae/Mimosoideae

原產地:墨西哥南部至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北部

生育地:疏林、熱帶乾燥落葉林至潮濕森林或河岸

海拔高:0-1500m

    耳豆樹是哥斯大黎加的「國樹」。顧名思義,是一種豆莢像耳朵的豆科植物。由於是熱帶乾燥森林的極相種,耳豆樹在原產地可以長得十分「高」、「大」。高可達35m,胸徑達4m。這種身材可以儲藏大量的水分,類似非洲的猢猻木。再加上豆科植物常見的根瘤與落葉特性,耳豆樹可以生長在乾燥的環境。不過,也因為耳豆樹超強的適應力,他對生育環境要求不高。在中南美洲熱帶低地,疏林、落葉林,甚至潮濕的森林中都可以見到他高大的身影。目前在中南部地區偶爾可見耳豆樹,尤其是中興大學興靠近忠明南路的側門有數棵大樹便相當壯觀。只是,豆科植物的葉子都一個樣兒,不開花結果不易區分。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耳朵般大小的黑褐色豆莢會掉落地上。遽聞豆子可以食用,但是貪吃的胖胖樹還沒有嘗試過,不曉得滋味如何!植物園內目前有兩顆小樹苗。以種子繁殖,生長相當快速。發芽率高,但易夭折。在北部寒流來襲之際,有落葉的現象,不過尚不致於枯死。
/tmp/phpfayr6L20080708興大20130526_220070503_220070503_120070503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Leptochilus pteropus (Blume) Fraser-Jenk./Microsorium pteropus (Blume) Copel.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原產地:印度、中國南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琉球

生育地:溪流邊或溪流下岩石上,半水生或岩生

海拔高:低海拔

三叉葉星蕨是水龍骨科中少見的水生蕨類。在野外多半生長於瀑布或溪流岩石上,有時亦整株沉於水中。在雨林內甚至如雜草一樣遍布地被。台灣全島低海拔山地可見,也是水族箱內常見的觀賞植物。三叉葉星蕨英文名為Java fern,故常被認為是外來引進種。水族業者因其水中葉形似澤瀉科(Alismataceae)的皇冠草(Echinodorus amazonicus)而質地較硬,稱其為「鐵皇冠」。三叉葉星蕨的葉為三叉狀或長披針型。葉脈明顯,於表面凹下,背面隆起。根莖匍匐狀,與其他水龍骨蕨類相似。三叉葉星蕨較少產生孢子,多半利用老葉上產生的諸多不定芽繁殖。不定芽隨溪水或降雨漂散至各地,擴張其族群。
IMG_4717IMG_4716IMG_472109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介紹的大多數都是胖胖樹蒐集並栽植的植物,而且多半還是小苗。很多特徵闕如,還請見諒。另外有一些野外生育地的照片,是胖胖樹出野外時所拍攝。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L.) Schott/Xanthosoma violaceum Schott/Xanthosoma atrovirens K.Koch & C.D.Bouché/Arum sagittifolium L.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原產地: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祕魯、西印度

生育地:雨林林下或河岸,地生

海拔高:0-2000m

天南星科植物分布於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有一百多屬,近兩千種。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當是芋屬(Clocasia)。千年芋又稱南洋芋、山藥芋,跟一般食用芋及姑婆芋長相類似卻不同屬。其葉質地似食用芋、大小若姑婆芋。不過,最大的差別在於千年芋的葉基為箭型,而非姑婆芋或食用芋的盾型。千年芋原產於熱帶美洲,自1935年引進。除了栽植供食用外,因其適應力強,已歸化於全台各地。常混生於姑婆芋中,在台北市近郊森林內也十分常見。野外植株十分高大,甚至高達2公尺多高。台灣另外還有引進紫柄千年芋(Xanthosoma violaceum),是千年芋的同種異名,在中南部野外可見歸化個體。另外,花市偶爾可見植株較小型,栽培供觀賞的乳脈千年芋Xanthosoma lindenii,其實是彩葉芋屬,學名應該是Caladium lindenii

藉由千年芋的學名解釋一下拉丁文學名的寫法,千年芋學名是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L.) Schott。其中Xanthosoma是它的屬名,字首一定要大寫;sagittifolium是種小名,字首一定要小寫。屬名加種小名的這種學名的命名方式稱為二名法,一定要用斜體標示。學名後面正體字是命名者,也就是給這種植物取做這個學名的植物學家。括弧內的L.是確立二名法的生物學家林奈。Schott是天南星科的分類大師——奧地利植物學家海因里希·威爾海姆·肖特,在我的書《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中介紹可樂樹的時候就在154頁提過這號人物。364頁也有介紹它對天南星科的貢獻。至於為什麼會有兩個命名者呢?因為最早命名千年芋的植物學家是林奈,他在1753年於《植物種志》書中,將千年芋命名為Arum sagittifolium。後來肖特在1832年以最常見的千年芋(Xanthosoma sagittifolium)為模式種建立了千年芋這個屬,並將千年芋的拉丁文學名由Arum sagittifolium改成現在大家熟悉的Xanthosoma sagittifolium。所以Xanthosoma sagittifolium千年芋的正式學名,其他學名的寫法,例如Caladium sagittifoliumArum xanthorrhizon,還有Arum sagittifolium都只能稱作它的異名(Synonyms)。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own

科名:夾竹桃科(Apocyn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中國雲南廣西、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澳洲北部、菲律賓

生育地:原始林或次生林

海拔高:0-1000m

黑板樹是標準的熱帶雨林樹種,在赤道地區高可達60公尺。主幹筆直、枝葉輪生而茂密,有利於爭取陽光。其樹形優美,對環境適應力強,是台灣常見的行道樹,也是台中市的市樹。有一說,東南亞地區將黑板樹木材用來製作黑板,故名。另外,其樹皮亦為抗瘧疾藥物的原料。由此可知,黑板樹是多用途樹種。在台灣,黑板樹在春秋兩季開花,花綠白色,細小,不引人注目。但是花的氣味十分濃郁,有人覺得香,有人覺得刺鼻。果實對生,細長似四季豆莢,大陸甚至稱之為麵條樹。果實成熟後,具毛狀物種子便隨風四處飄散,並在適合環境萌芽。胖胖樹在全台各地低海拔山區皆見過黑板樹自生植株,較避風的地方亦可長得十分高大,可見他對台灣的氣候適應良好。而且黑板樹種子細小,散播容易,分佈地點跟茄苳幾乎完全相同。所以為何偏偏跳過台灣,胖胖樹一直很納悶。幼苗耐陰性極佳。栽培容易,生長迅速,播種或扦插皆十分容易繁殖。

IMG_0073IMG_0067IMG_006820151115自由路_120151115自由路_320151115自由路_720080301027IMG_0293IMG_9526031030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Barringtonia racemosa (L.) Blume ex DC.

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

原產地:熱帶亞洲至澳洲北部、太平洋島嶼、恆春半島半島、台灣北部

生育地:海岸林至低海拔濕地

海拔高:海岸至低地穗花棋盤腳是玉蕊科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單葉、簇生於枝條先端,鋸齒緣,新葉紅色。花白色至粉紅色,花絲紅色,頂生總狀花序。核果。穗花棋盤腳又稱水茄冬,雖然跟茄冬長得不像,卻跟「水」有密切關聯。其果實也利用海流散播,不過他更愛淡水的環境。通常出現在河川兩岸溼地,偶爾才會長在河川出海口的海岸林內,不算是海岸林的代表樹種。穗花棋盤腳的花嚴格來說是下垂的總狀花序,而非穗狀花序。花於夜間至清晨開放,十分美麗。由於台灣的河川下游多半接近都市,河岸開發殆盡,野外已經不容易見到穗花棋盤腳的蹤跡。不過,其花甚美,容易栽培,近年來逐漸推廣成為景觀樹種。
20170807朝馬_520170807朝馬_220150718科博館_220190704綠川_1200807082008080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ryptocarya elliptifolia Merr.

科名:樟科(Lauraceae

原產地:菲律賓、蘭嶼

生育地:原始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菲律賓厚殼桂又稱大果厚殼桂。樟科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幹通直。單葉、互生、全緣、厚革質,葉尖略呈尾狀,嫩葉紅色。花黃綠色,圓錐花序,腋生。果實球型,成熟呈黑色。是台灣產三種厚殼桂中最大型的。型態與三蕊楠Endiandra coriacea)有幾分相似。台灣僅蘭嶼島熱帶闊葉林可見,不普遍。胖胖樹雨林內有三棵。台大大學舟山路、科博館植物園、中興大學森林系館中庭有栽培。
20080414科博館20080628科博館 201201242010062920070503_1201201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之間,少數超出此範圍而延伸至南、北回歸線。涵蓋三大區域,橫跨亞洲、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數十個國家,占陸地面積7%。其中中南美洲占其中58%,非洲19%,亞洲和大洋洲則有23%

 

一、中南美洲地區

此區雨林又分成五個部分:一是中美洲地峽東岸。起自墨西哥南部,經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至巴拿馬各國的低地。二為西印度群島。包括大安地列斯之古巴、海地、多明尼加、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國,以及小安地列斯部分島嶼,零星散佈於各島東岸低海拔山地。三是南美洲太平洋岸。由巴拿馬與哥倫比亞邊界沿安地斯山脈西麓到厄瓜多爾北部。四為亞馬遜河與奧利諾科河流域。夾於安地斯山脈、巴西高原與圭亞納高地之間的盆地,分屬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祕魯、波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八國,為世界面積最大——約七百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五是巴西東南部大西洋沿岸。為一狹長的帶狀低地,向內陸延伸約120-160公里

 

二、非洲、印度地區

包含西非、中非、馬達加斯加,以及印度西部和斯里蘭卡四部分。西非幾內亞雨林,自塞內加爾,經干比亞、幾內亞比索、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至象牙海岸,由海岸向內陸深入二至四百公里。中非薩伊雨林佔總雨林面積18%,分布於剛果河流域。以薩伊為中心,向四周擴展至奈及利亞、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加彭、赤道幾內亞諸國。而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亦有一小部份。另外,馬達加斯加島東北部,以及印度西高止山西部沿岸低地和斯里蘭卡西南角也有帶狀分布。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主要位於赤道無風帶之平原與低海拔山地,除了海陸風吹拂,幾乎不受行星風系、颱風與季風的影響。部分超過南北緯10度的地區——位於東北(北半球)或東南(南半球)貿易風帶,如:雲南、菲律賓、墨西哥、西印度群島、馬達加斯加島等,則可能受盛行風(如大安地列斯群島)、颱風(如菲律賓)或季風(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影響。此外,太陽每年有兩次直射赤道,因而太陽輻射量甚高。相對的,氣溫較高,且無季節性變化。更使得蒸發散快速,熱對流旺盛。因而產生高溫多雨的氣候特性。

 

一、雨量

降雨是判斷該熱帶林是否為雨林最主要的指標。

熱帶低地常綠雨林(tropical lowland evergreen rain forest)年降雨量4000㎜以上,甚至高達10000㎜。雨量平均分配於一年之中,無明顯乾季——每月雨量皆大於100㎜。因此,其雨量線皆高於溫度曲線——降水量皆大於蒸發散量。

熱帶半常綠雨林(tropical semi-evergreen rain forest)則有很短暫的或漸些性乾季——其雨量線低於溫度曲線,或單月降雨量未達100㎜,年雨量2000-4000㎜。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分布、氣候(主要是降雨)、土壤性質、海拔高度不同,熱帶地區的森林可劃成許多不同的型式。其中,「低地常綠雨林」和「半常綠雨林」即為一般所謂的熱帶雨林。而泥炭沼澤林(peat swamp forest)、淡水沼澤林(freshwater swamp forest)、週期性淡水沼澤林(freshwater periodic swamp forest)則特別指熱帶雨林中水濱的植群。此外,石灰岩地森林(forest over limestone——在非洲有分布,罕見、過鹼性土壤森林(forest over ultrabasics——東南亞偶爾可見、石楠林(heath forest)三種植群型雖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帶,但是因為土壤條件不適宜或土壤化育未完全,植物無法適應或正常發育,所以沒有形成典型的熱帶雨林生態。

氣候

土壤水

土壤

海拔高度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典型的熱帶雨林,除了氣候條件、土壤性質需符合之外,其動植物也有許多獨特的生態現象。

雨林裡的樹木絕大部分都是常綠性,少數會有「換葉」的現象,或在雨季淹水時落葉(如巴西橡膠樹)。而且,一年之中,都不斷有植物開花、結果;也有動物會繁殖或育幼。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不受太陽和季節的影響。而半常綠雨林則有少數種類的樹木會在乾季落葉,植物結果或長新葉會有些微或明顯的交替作用。

地上挺空植物(phanerophytes)占所有植物種類70%以上,幾乎支配了整座熱帶雨林。而樹木型態上也有許多特殊和有趣的生態現象。最明顯的是「板根」與「支柱根」,另外「幹生花」也相當具代表性。而植物的葉子型態也與其他類型的森林有所差異。將分述如下:

 

一、板根(plank buttress)與支柱根(stilt root

大型的板根與支柱根是雨林樹木最明顯的型態特徵。雨林潮濕多雨,土壤水呈飽和狀態。植物根部長期浸於排水不良的泥土中而無法呼吸,於是發展出突出於地表的板狀根,或由樹幹基部長出柱狀根。一方面幫助呼吸,一方面也可支撐其高大的植物體。甚至,在中美洲有某些種類的棕櫚能夠利用快速生長的支柱根,將整個植物體向光線較充足的地點移動。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