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越南北部
生育地:潮濕低地樹林、森林邊緣、河岸林、次生林
海拔高:低海拔
黃皮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花小,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漿果成熟時黃色,雞心狀或橢圓球狀,種子綠色。是中國華南與越南地區比較會食用的水果,越南也直接音譯為Hồng bì。台灣大約在明清時期引進,但是栽培不甚普遍。2018年6月首次在東協廣場越南新住民的果菜攤上見到販售。
學名: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越南北部
生育地:潮濕低地樹林、森林邊緣、河岸林、次生林
海拔高:低海拔
黃皮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花小,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漿果成熟時黃色,雞心狀或橢圓球狀,種子綠色。是中國華南與越南地區比較會食用的水果,越南也直接音譯為Hồng bì。台灣大約在明清時期引進,但是栽培不甚普遍。2018年6月首次在東協廣場越南新住民的果菜攤上見到販售。
拉丁學名:Murraya koenigii (L.) Spreng.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雲南、海南、緬甸、泰國、寮國、越南
生育地:潮濕森林至乾燥森林
海拔高:0-1600m
咖哩樹又稱可因氏月橘,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公尺。嫩枝被短毛。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或淺鋸齒緣。花白色,聚繖花序頂生。果實長橢圓形,成熟時藍黑色。成熟果實可食用,葉子可供藥用,也是印度及緬甸等地常使用的香料。台灣可能是近幾十年才引進,花市有販售小苗。
拉丁學名:Clitoria ternatea L.
科名:豆科(Fabaceae or Leguminosae)
原產地:可能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一帶
生育地:疏林、灌叢、河岸、受干擾處
海拔高:0-1600m
蝶豆花是藤本,全株微被毛。一回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全緣。蝶形花藍紫色或白色,莢果。台灣早在1920年代就引進蝶豆花做為觀賞植物、綠肥或飼料。野外甚至有歸化的情況。只是到了2015年蝶豆花做成的藍色飲料突然大流行,大家才普遍認識這種植物。市場上也出現了乾燥的蝶豆花用來泡茶。除了泰國南部跟馬來西亞用蝶豆花來做藍花飯,緬甸跟泰國料理中也有炸蝶豆花。而蝶豆花做成的藍色飲料,最早應該是從泰國開始,還可以利用檸檬汁降低酸鹼值將藍色變成粉紅色。
學名:Costus woodsonii Maas
科名:閉鞘薑科(Costraceae)
原產地: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北部
生育地:森林下明亮潮溼處,地生
海拔高:0-100m
紅響尾蛇閉鞘薑的植株型態與其它閉鞘薑類似,高度約可達1.5公尺,莖螺旋生長,地下莖橫走。單葉、互生、螺旋排列於莖上,一節一片,全緣或波狀緣。花序頂生而直立,苞片橘紅色,覆瓦狀排列,花序長可達10餘公分,加上花期長,幾乎全年開花,頗具觀賞價值。花瓣也是橘紅色,但是唇瓣是淡黃色,先端鮮黃色,齒狀裂,十分顯眼。喜歡明亮半遮陰的環境,亦可適應全日照環境,但是葉緣容易焦黃。應該是閉鞘薑科栽培最普遍的種類。
胖胖樹還曾介紹過的閉鞘薑有:絹毛鳶尾(Cheilocostus speciosus)、大苞閉鞘薑(Costus dubius)、竹節薑/斑馬薑(Costus stenophyllus)。
學名:Epidendrum difforme Jacq.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原產地:美國佛羅里達、墨西哥至巴拿馬、南美洲北部、西印度
生育地:森林樹上,著生或岩生
海拔高:0-1500m
異型樹蘭是中小型的著生性蘭花,莖多節,長約可達20公分,叢生,莖短時斜上生長,老莖則彎曲下垂。葉互生。花黃綠色或綠白色,寬約2公分,總狀花序頂生。通常於11、12月左右開花,花期可維持三到四週。栽培容易,明亮半遮陰即可。提高空氣濕度有助於植物生長。從花的正面看,唇瓣略向後反捲,其餘花瓣細長,且萼瓣也略呈反捲狀態。乍看之下略似一張瑪爾濟斯的狗臉,個人戲稱它為小狗樹蘭。早在1760年,便由荷蘭的科學家尼可拉斯·約瑟夫·馮·雅克(Nikolaus Joseph von Jacquin)所命名。1755年至1759年之間,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佛朗西斯一世(Francis I)派馮·雅克到西印度群島與中美洲為皇宮蒐集奇花異卉。這段旅程中,馮·雅克蒐集到非常多中美洲的動植物,其中便包含了異型樹蘭,它的模式標本就是旅行到馬提尼克時,於大樹上所採集。
拉丁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x integer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雜交種
生育地:人工培育
海拔高:低海拔
孟尖是麵包樹屬喬木,高可達30公尺。單葉、互生,先端尾狀尖,葉子及嫩枝被粗毛或接近無毛。幼樹葉先端常裂成三出狀。單性花,雌雄同株,幹生。聚合果可食。果肉黃色至橙色。孟尖是波羅蜜跟榴槤蜜的雜交種,植物形態介於榴槤蜜跟波羅蜜之間,但是果實反而比榴槤蜜還小,形狀不規則,果皮跟波羅蜜一樣較粗糙,且跟波羅蜜一樣有黏液,但是可以跟榴槤蜜一樣輕易撥開。因為是雜交種,所以種子常常發育不完全,果肉較少。價格比波羅蜜跟榴槤蜜還便宜。
胖胖樹還曾介紹過的麵包樹屬植物: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羽葉麵包樹(Artocarpus anisophyllus)、馬來橡膠樹(Artocarpus elastica)、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野波羅蜜(Artocarpus hirsutus)、榴槤蜜(Artocarpus integer)、猴面果(Artocarpus lacucha)、披針葉麵包樹(Artocarpus lanceifolius)、紅桂木(Artocarpus nitidus)、錫蘭麵包樹(Artocarpus nobilis)、香波羅(Artocarpus odoratissimus)、野猴面果(Artocarpus rigidus)、沙勞越麵包樹(Artocarpus sarawakensis)、配得來(Artocarpus sericicarpus)、纖維麵包樹(Artocarpus tamaran)、長果麵包樹(Artocarpus teysmannii)、蘭嶼麵包樹(Artocarpus xanthocarpus)
拉丁學名:Borassus flabellifer L.
科名:棕櫚科(Palmae)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
生育地:季風林、河谷、沖積平原
海拔高:0-800m
大喬木,高可達30公尺。葉扇型,掌狀裂,叢生莖頂,葉柄有銳刺。單性花,雌雄異株。核果球形。糖棕於1898年引進台灣,栽培於台北植物園與恆春熱帶植物園。它是一種多用途的植物。它的花序梗的汁液可以製椰糖[1]、釀酒,果實內的白色果肉稱為白玉丹,口感滑嫩似果凍。剛發芽的幼苗、頂芽、還有花序也都可以做菜食用。樹皮纖維可以做繩索,樹幹可以蓋房子。葉子過去在印度及印尼都有類似紙張的用途,被用來抄寫佛經,稱為貝葉經[2]。
拉丁學名:Metroxylon sagu Rottb.
科名:棕櫚科(Palmae)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摩鹿加、新幾內亞
生育地:低地雨林或河岸沼澤
海拔高:0-700m
西谷椰子是喬木,高可達25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叢生於莖頂。雜性花,花序上有雄花與兩性,頂生。核果扁球狀,鱗片狀外皮。開花後即死亡。西谷椰子樹幹內富含澱粉,是製做西米的原料。台灣應未曾引進這種植物。由於西米需求量大,現代幾乎都用樹薯澱粉來製作。鄭和下西洋時隨行的翻譯官馬歡著作《瀛涯勝覽》,書中記錄了滿剌加國[1]的沙孤:「澄濾其粉作丸,如綠豆大,曬乾而賣,名沙孤米,可做飯喫。」沙孤是音譯自馬來文sagu,近代則翻譯作西谷,沙孤米就是指我們熟悉的西米。
拉丁學名:Peristrophe bivalvis (L.) Merr./Peristrophe roxburghiana (Roem. & Schult.) Bremek.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原產地:印度南部、中國大陸南部、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半島、爪哇、菲律賓、台灣中南部
生育地:林下陰濕處
海拔高:0-1600m
長花九頭獅子草直立草本,高可達1公尺。單葉、對生、稀疏的盾鋸齒緣。花紫紅色,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苞二或四枚。蒴果。越南所稱的紅絲線,使用的學名Peristrophe roxburghiana是長花九頭獅子草的同種異名,不過,紅絲線花的顏色比較偏深紫色,而且其中一個花瓣有細小的暗紅色斑點,與台灣野外的長花九頭獅子草有些微不同。紅絲線的莖葉水煮後,水會變成紫紅色,是天然的染料,越南通常用來將食物染色。
拉丁學名:Nypa fruticans Wurmb
科名:棕櫚科(Palmae)
原產地:廣泛分佈南亞、東南亞沿海,至澳洲北部、索羅門、中國海南島、日本西表島、內離島
生育地:紅樹林
海拔高:海岸
水椰子是棕櫚科唯一水生植物。灌木,莖極短。一回羽狀複葉,叢生於莖頂,高可達6公尺。單性花、雌雄同株,花序腋生。果實為聚合果,由許多小果緊密排列成一個大球狀,成熟後會自動裂開,果實具海漂特性。台灣海邊可以撿到水椰子種子,會發芽,但是冬天就凍死,所以台灣野外沒有水椰子。水椰子果肉即亞答子,北中南各地東南亞雜貨店皆可購買到進口罐頭。白色半透明,口感Q彈,是摩摩喳喳中常會加入的果實。
學名: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
科名:漆樹科(Anacardiaceae)
原產地:中國南部、越南
生育地:低地森林
海拔高:0-600m
人面子是大喬木,高可逾20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互生,剛發芽時是三出複葉,小苗粗鋸齒緣。兩性花細小,黃綠色或綠白色,圓錐花序,頂生或枝條末端腋生。核果球形,中果皮可食。種子扁圓形,有五個明顯的發芽孔。不過,目前觀察,一個種子只會長出一株小苗,不知道是否跟其他漆樹科植物一樣具有多胚性,一個種子可以長出數株小苗。人面子是一種藥用植物,果實也可做成蜜餞食用。越南稱人面子為sấu,果實稱為quả sấu,quả意思就是果。通常會將果肉醃製後食用,或做成果汁。廣東、香港會做成仁稔醬。種子也常被用來做成佛珠,稱為鬼臉菩提。不過鬼臉菩提至少有兩種,小的是本種,大的多半是同屬的Dracontomelon dao。
學名:Calycacanthus magnusianus K.Schum.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原產地:新幾內亞東部、俾斯麥群島
生育地:雨林
海拔高:900m以下
幹花爵床是爵床科灌木,高可達5公尺。單葉、十字對生、全緣、尾狀尖,嫩葉紅色。花粉紅色或淡桃紅色,左右對稱,萼片紅色,應該是總狀花序,幹生。花謝後,花萼會展開,發育成星狀的果實。喜歡生長在潮濕森林中半遮陰處。台灣極為少見。該屬是單種屬,於1889年德國植物學家卡爾·莫里茨·舒曼(Karl Moritz Schumann)以幹花爵床為模式種所命名。
學名:Dillenia suffruticosa (Griff. ex Hook. f. & Thomson) Martelli
科名:第倫桃科(Dilleniaceae)
原產地: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
生育地:原始林內開闊處或林緣、次生林、keranga森林、河岸林、沼澤林、紅樹林
海拔高:700m以下
黃花第倫桃是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單葉、互生、鋸齒緣,葉柄基部有翼狀的托葉,葉完展開後會脫落。花黃色,花萼略帶紅暈,雄蕊、雌蕊皆為白色,直徑約10公分,總狀花序腋生。果實紫紅色,成熟後會開裂成星芒狀。黃花第倫桃是汶萊的國花。早在1935年佐佐木舜一便自菲律賓引進,栽植於美濃雙溪熱帶植物園。當時引進的學名是Wormia suffruticosa,中文稱為坦克林,大約在1980年代死亡。目前中南部有少數園藝廠商栽培。
學名:Patinoa almirajo Cuatrec.
科名:木棉科/錦葵科(Bombacaceae/ Malvaceae)
原產地:巴拿馬、哥倫比亞
生育地:低地潮濕至乾燥原始林林緣、次生林、河岸林
海拔高:0-1000m
歐米瑞果是錦葵科木棉亞科彌勒果屬喬木,高可達18公尺。單葉,葉片十分巨大,全緣,互生,基部有兩枚三角形托葉,新葉酒紅色。花大型,黃綠色,單生於葉腋,花瓣後翻,雄蕊筒先端開裂如手掌狀。果實紡錘狀,成熟時褐色,果皮厚,種子巨大。果實可食,果肉黃色如奶油,是哥倫比亞地區的水果。根據國外資料描述,有蘋果混合香蕉的香氣。2017年出現於台灣的種苗市場,小苗需要半遮陰,是一種型態跟椰柿(Quararibea cordata)有些類似的植物。
學名:Xiphidium caeruleum Aubl.
科名:血皮草科/袋鼠爪花科(Haemodo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西印度
生育地:潮濕森林,地生
海拔高:0-1500m
鳩尾花,多年生草本,有一個斜上生長的主莖,而葉腋則會長出走莖繁殖。葉細長,互生,呈扇狀排類於莖上。花白色,細小,穗狀花序總狀排列,頂生。果實紅色。因為鳩尾花的植株形態與鳶尾科的植物類似,所以又稱類鳶尾。其實它屬於跟鳶尾科關係較遠,屬於鴨跖草目下的血皮草科,該科僅分布於南半球,約有14屬100多種,最有名的應該算是澳洲西部的袋鼠爪花屬(Anigozanthos),故又名袋鼠爪花科。鳩尾花開花性良好,耐半遮陰環境,是熱帶地區常栽培的地被植物,台灣曾有引進,但是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