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Mauritia flexuosa L. f.
科名:棕櫚科(Palm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千里達
生育地:沼澤淋、河岸林或季節氾濫森林
海拔高:0-900m
曲葉矛櫚是棕櫚科大喬木,單幹,高可達35公尺。掌狀葉,叢生於莖頂。單性花、雌雄異株,花序腋生。果實為核果,橢圓球形,成熟時紅褐色,外皮鱗片狀,有點類似蛇皮果,種子可以漂浮於水面。曲葉矛櫚於1781年由林奈的兒子小林奈(Linnaeus filius)正式命名,屬名Mauritia是為了紀念荷蘭東印度公司所任命的荷屬巴西統治者拿騷-錫根的約翰·毛里茨(Johan Maurits van Nassau-Siegen),種小名flexuosa的拉丁文意思是彎曲的。因為用來製作一中稱為moriche carato的飲料,英文稱為moriche palm,直接音譯為莫里奇棕櫚。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也稱之為moriche,巴西稱之為burití、厄瓜多稱之為morete,祕魯稱之為aguaje,音譯為阿瓜椰或阿瓜耶。
1800年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在委內瑞拉觀察曲葉矛櫚這種植物時,就發現它跟非常多物種的生態有所關聯,因而稱它為生命之樹。除了人類,亞馬遜地區許多鳥類、哺乳動物、昆蟲都賴以維生。它是亞馬遜河低地雨林重要的果樹與多用途植物,新鮮果實吃起來有類似烏梅的滋味。果實除了鮮食,還可以做果汁、果醬、釀酒、榨油。此外,花序跟嫩芽可以做菜,幼嫩花序中的新鮮汁液可以釀酒。巨大的葉片可以做屋頂,或是取其纖維做各式各樣的編織,樹幹據說含有澱粉可以食用,木材可以做柱子或浮橋,甚至以它樹幹木屑為食的巨大南美棕櫚象鼻蟲(Rhynchophorus palmarum)也是亞馬遜地區的珍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