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帶果樹 (1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名:Artocarpus anisophyllus Miq.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原始林

海拔高:0-1300m

羽葉麵包樹是桑科麵包樹屬的超大喬木,高可達45公尺,直徑達90公分,板根可高達2.5公尺。葉子非常非常特殊,是一回羽狀複葉,長可逾一公尺,但是小葉大小不一,且忽大忽小交替出現,有時有小葉柄,有時沒有,有時全緣有時三裂。單性花,雌雄同株。跟其他同屬植物一樣,果實與種子皆可食用,果肉橘紅色。原產於馬來西亞一帶的原始熱帶雨林。羽葉麵包樹的拉丁文種小名中,aniso是不相等的, phyllus是葉子,合起來就是在形容它大小不一的小羽葉。羽葉麵包樹大約在2010年後就有人引進,這兩年開始在水果種苗市場出現。印尼的土名稱它為MentawakEentawakBintawak,種苗商直接音譯稱之為棉塔瓦或棉它瓦,我的好友魏杯杯稱它為古晉波羅蜜。其果實與小苗型態與之前介紹過的披針葉麵包樹——或稱可樂丹Artocarpus lanceifolius)十分類似,主要都是革質的披針形葉子。不過,羽葉麵包樹幼苗的葉片較厚,葉脈明顯下凹,尾狀尖較粗短。果實形狀不規則扁球形。可樂丹葉片較薄,表面平整,尾狀尖細長。果實是長橢球狀。特別感謝花友詹姆士贈苗。
IMG_8443IMG_8444IMG_844220170605_220170605_120160724_12012041520120331_220120316_22012021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ugenia selloi B.D.Jacks./Eugenia neonitida Sobral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里約熱內盧)

生育地:大西洋雨林

海拔高:0-90m

金星櫻桃是桃金孃科的灌木,高可達2公尺。單葉、對生、全緣,墨綠色,嫩葉暗紅色。嫩葉及小枝有毛。花白色、四瓣,單生於葉腋。核果狀漿果紡錘型,有稜,成熟時橘黃色,貌似小楊桃,可食。兩尺高左右的植株便會結果,果實成熟時香氣四溢,酸酸甜甜,十分好吃。原產巴西大西洋雨林,約莫2015年後才引近台灣。美洲蒲桃屬的果樹胖胖樹還曾介紹過巴西櫻桃Eugenia brasiliensis)、思帝果Eugenia stipitata)、扁櫻桃Eugenia uniflora)。
20170528_220170513_2/tmp/phpJrCdjy2017041820170407_22017032720170514_1/tmp/phpiCZtew/tmp/phpnBHy7u/tmp/phplFkSZu20170514_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2 Fri 2017 12:24
  • 椰柿

學名:Quararibea cordata (Bonpl.) Vischer/Matisia cordata Bonpl.

科名:木棉科/錦葵科(Bombacaceae/ Malvaceae

原產地: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巴西、祕魯、厄瓜多、玻利維亞

生育地:定期氾濫或不氾濫的熱帶雨林

海拔高:0-1000m

椰柿是木棉科大喬木,高可達45公尺。單葉,葉片十分巨大,心形,全緣,互生。嫩葉兩面被鱗片,完整展開後光滑無毛。幹生花,叢生。花瓣乳白色,不完全開展,雄蕊雌蕊突出在花瓣之外。果實型態略似可可椰子,棕色,果肉橘紅色,內有五瓣,可食,據說十分美味。椰柿引進台灣有一段時間了,不過小苗價格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台灣中部首次傳出開花結果的消息,再次引發一批栽培熱潮。苗木商另外還有引進黃金椰柿(Quararibea obliquifolia)、長果椰柿Matisia soegengii),以及奶油椰柿Matisia giacomettoi)。
/tmp/phpcEiAWW/tmp/php5NXWGa/tmp/php6hbUFo/tmp/phprSOTQC/tmp/phpSroZdR/tmp/phpv7VlL5/tmp/phpOwasyk/tmp/phpZRyBBz/tmp/phpyznmi4/tmp/phpZag7tIIMG_0637-1IMG_0637S__64454667IMG_0638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outeria sapota (Jacq.) H.E. Moore & Stearn

科名:山欖科(Sapotaceae

原產地: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

生育地:低地熱帶森林中

海拔高:0-600m

麻美蛋黃果在市場上多半稱為麻美果、媽咪果、馬米果,或是樹木瓜,山欖科喬木,高可達30公尺,野生植株甚至達45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單葉,全緣,簇生在枝條先端。新葉及幼枝密生褐色毛。花極細小,黃綠色,叢生於沒有葉子的枝條上。果實梭形,褐色,表皮粗糙。果肉橘紅色。台灣中南部栽培較多。該科水果胖胖樹還曾介紹過星蘋果Chrysophyllum cainito)、凹葉人心果Manilkara kauki)、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香欖Mimusops elengi)、黃金果Pouteria caimito)、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
/tmp/phpuYChu8/tmp/phpRMKZMC/tmp/phph7Ni67IMG_6318IMG_631420190808_120160820_220160701_120160611_2IMG_6323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Clavija ornata D. Don/Clavija longifolia (Jacq.) Mez

科名:報春花科(Primulaceae/假輪葉科/擬棕科/刺鱗木科/刺蘿桐科(Theophrastace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

生育地:亞馬遜雨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芒貢果原本是屬於假輪葉科,新的分類併入報春花科。小喬木,高可達20公尺,單葉,簇生於莖頂,鋸齒緣。花細小,橘紅色,總狀花序,幹生。果實橘黃,可食。假輪葉科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它是美洲特有的小科,有7屬,約100種。又稱為擬棕科、刺鱗木科、或刺蘿桐科,隨著DNA繼續發展,這十年植物分類學學有很大的變動,假輪葉科併入報春花科。屬名Clavija是紀念西班牙博物學家何塞·克拉維霍·法哈多(José Clavijo y Fajardo),他曾經在學術上資助洪堡德進行研究。中國稱假輪葉科為刺蘿桐科,科內各屬為則稱為xx蘿桐,Clavija稱為香蘿桐。而芒貢果這名稱是台灣果樹苗商以英文名mongon音譯而來,該名稱應該源自植物原生地的地區俗名。原生於亞馬遜河雨林林下,2010年代引進台灣。耐陰性佳,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高空氣濕度有助於生長。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laeagnus conferta Roxb.

科名: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原產地: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

生育地:熱帶常綠林、半落葉林

海拔高:0-2000m

密花胡頹子市面上通常稱之為大果胡頹子,大陸地區則稱其為羊奶果,是胡頹子科蔓性灌木。葉互生,全緣,葉背有銀白色鱗片。新葉銀白色。花白色,核果,果實可食,長度可達5公分以上,比台灣任何一種原生胡頹子都來的大。雖然比較酸澀,但是胖胖樹覺得氣味很香。植株乍看之下跟之前胖胖樹介紹過的菲律賓胡頹子Elaeagnus triflora)有幾分相似,除了果實大小不同,密花胡頹子的葉子也比菲律賓胡頹子更大,而且較薄,新生葉偏銀白色,可以區分。
IMG_0556IMG_0557IMG_0559IMG_0558IMG_134920190111_120190111_3IMG_77412017060820170513201605252016051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Uvaria grandiflora Roxb. ex Hornem.

科名:番荔枝科(Annonaceae

原產地:印度東北、中國南部、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菲律賓

生育地:灌叢、疏林、次生林、常綠林邊緣

海拔高:低至中海拔

大花紫玉盤亦稱山椒子,是番荔枝科紫玉盤屬的蔓性灌木,全株被短毛。單葉,互生,全緣或細鋸齒緣。花暗紫紅色,腋生。漿果如短手指狀,成熟時橘黃色,果肉黃色,可食,但果肉極少。該屬台灣有引進本種,以及先前介紹過果實較大的小花紫玉盤Uvaria rufa)。
IMG_0619IMG_0623IMG_0620IMG_0630IMG_0939IMG_0938IMG_0940IMG_0622IMG_0935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apirira guianensis Aubl.

科名:漆樹科(Anacardiaceae

原產地: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巴拉圭

生育地:潮濕低地常綠林、半落葉林、次生林

海拔高:2000m以下

塞拉多葡萄或稱塔皮漆木、圭亞那漆樹,是漆樹科大喬木,高可達40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核果可食,成熟時紫黑色。廣泛分布在中南美洲熱帶。
20190212_2IMG_07622017032620160816_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Uvaria rufa Blume

科名:番荔枝科(Annonaceae

原產地:中國(雲南、海南)、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爪哇、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灌叢、疏林、河岸雨林、常綠雨林邊緣

海拔高:低至中海拔

小花紫玉盤是番荔枝科紫玉盤屬的蔓性灌木,全株被紅褐色毛。單葉,互生,全緣或細鋸齒緣。花暗紅色或紫紅色,叢生或單生於葉腋。漿果長橢圓形,或如短香蕉狀,成熟時菊紅色至暗紅色,果肉白色,可食。該屬台灣有引進本種,以及觀花為主的大花紫玉盤Uvaria grandiflora)。
/tmp/phpIdSFHJ201703132016082020160605_220160605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Lecythis zabucajo Aubl.

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

原產地: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納、法屬圭亞那、巴西、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

生育地:熱帶雨林

海拔高:0-500m

猴胡桃,或稱大猴胡桃,是玉蕊科大喬木,高可達30公尺,樹幹通直。單葉、互生、全緣或鋸齒緣,嫩葉紅色。花白色,總狀花序。果實巨大,壺型,殼十分堅硬,頂端有帽狀開口。種子可食。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的低地雨林。嘉義農試所內自1931年起便有紀錄一株來源不明的大樹。中南部也不少人栽植。不過似乎都沒有結果的資料。胖胖樹的熱帶雨林中栽培兩株猴胡桃,從葉子的型態推測是大猴胡桃,但不是十分確定。該科胖胖樹還曾介紹過巴西栗Bertholletia excelsa)、砲彈樹Couroupita guianensis)、半果樹Gustavia superba)、棋盤腳Barringtonia asiatica)、穗花棋盤腳Barringtonia racemosa)。
20160820_320160820_420160820_120160412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rtocarpus lanceifolius Roxb.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

生育地:原始龍腦香林及山地森林

海拔高:0-6001500m

披針葉麵包樹是桑科麵包樹屬大喬木,高可達35公尺,基部具板根。單葉、互生、全緣、幼苗時略呈尾狀尖,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球狀至橢球狀,大小約略是一個饅頭大,可食,果肉橘紅色。批針葉麵包樹是東南亞野生的熱帶果樹,引進台灣時間不長,這幾年才開始出現在果樹苗市場。其拉丁文學名之種小名意思即是披針狀的葉子。印尼土名稱之為Keledang,台灣果樹業者將其命名為可樂丹或可樂蜜,胖胖樹的好友魏杯杯則稱它為加里曼丹波羅蜜。
IMG_257520161106_120161106_4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Artocarpus sericicarpus F.M. Jarrett 

科名:桑科(Moraceae

原產地:婆羅洲北部、西里伯斯、摩鹿加、菲律賓

生育地:低地常綠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配得來桑科麵包樹屬大喬木、高40公尺、樹幹通直、基部具板根。二型葉、全緣或二回羽狀深裂。超大葉。幼苗葉不開裂,細鋸齒緣。托葉早落。單性花,雌雄同株。聚合果上有針刺狀凸起。果實可食。配得來是從馬來波蘿蜜(Artocarpus elasticus)獨立出來的新種,兩個分佈有重疊,尤其是婆羅洲。馬來波蘿蜜(Artocarpus elasticus)多半生長在海拔300m以下,可能比較怕冷。配得來(Artocarpus sericicarpus)可以長到海拔1500m,而且整個菲律賓都有,不像馬來波蘿蜜在菲律賓只有產在巴拉望。兩個型態非常類似,就果實來看,馬來波蘿蜜是黃色果皮上有針刺狀凸起,配得來是橘色果皮上長毛。一般果苗市場上多半將馬來波蘿蜜稱之為黃皮毛配得來。而配得來則為紅皮毛配得來。
IMG_622420170211國光花市005 (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Inga vera Willd.

科名:豆科含羞草亞科(Leguminosae/Mimosoideae

原產地:墨西哥南部至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

生育地:疏林、熱帶乾燥落葉林至潮濕森林或河岸

海拔高:0-1500m

短莢冰淇淋豆或稱關刀豆。豆科含羞草亞科喬木,高可達20公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約三對,葉柄有翼。頂生或腋生頭狀花序,花絲細長,白色。莢果粗大且彎曲,假種皮白色,狀如棉絮,可生食,味甜而不酸,口感如棉花糖或冰淇淋一般綿密。故名。廣泛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森林。他跟胖胖樹之前介紹過的旋莢冰淇淋豆Inga edulis)有明顯差異。短莢冰淇淋豆小羽片數目較少,且從先端至葉子基部羽片明顯越來越小,顏色翠綠,葉柄翼較窄。而大夾冰淇淋豆小羽片可達四到五對,先端幾對羽片幾乎等大,略呈藍綠色,葉柄翼寬大。台灣可以順利開花結果。中南部偶見,生長快速。可高壓或種子繁殖台灣可以見到五種以上的冰淇淋豆,胖胖樹介紹過三種旋莢大莢短莢,但是除了旋夾冰淇淋豆學名較為肯定之外,其它學名都還有待確認。目前介紹過的三種冰淇淋豆比較如下表
/tmp/phpPes7lZ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linia aureana (Mattos) Mattos/Myrciaria aureana Mattos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

生育地:低地雨林

海拔高:400m以下

白嘉寶果又稱翡翠嘉寶果,桃金孃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公尺,小枝被毛。葉對生,全緣,嫩葉紅色,葉脈明顯於上表面凹下。幹生花,白色,聚繖花序。漿果可食,成熟時呈綠白色。原產巴西大西洋岸雨林。與台灣常見的嘉寶果Plinia cauliflora)同屬,不過葉子型態明顯不同,可與之區分。幼樹耐陰,栽培容易。
IMG_8295IMG_8297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Scientific name):Pentadesma butyracea Sabine

科名(Family):金絲桃科/藤黃科(Guttiferae/Clusiaceae

原產地(Distribution):幾內亞比索、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共和國

生育地(Habitat):雨林、沼澤、河岸林

海拔高(Altitude):800m以下

豬油果是金絲桃科的喬木,高可達35公尺,樹幹直徑達1.5公尺,基部有板根或支柱根。單葉、對生、全緣,嫩葉紅色。花白色,會產生大量花蜜,由猴子授粉。果實心型。種子可榨油、鮮食、亦可做可樂果Cola acuminata)添加物。樹皮可供藥用、樹葉亦可食用。在當地是多用途的植物。廣泛分布在西非低地雨林。台灣栽培的人不多。
20160820_320160820_1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Eugenia brasiliensis Lam.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原產地:巴西東南

生育地:大西洋雨林

海拔高:0-90m

巴西櫻桃是桃金孃科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5公尺。單葉、對生、全緣,嫩葉暗紅色。花白色、四瓣,單生或聚繖花序,腋生。核果狀漿果扁球形,可食,成熟時紫紅色或橘黃色。原產巴西大西洋雨林,1934年引近台灣。各地常見栽培。美洲蒲桃屬胖胖樹還曾介紹過思帝果Eugenia stipitata)及稜果蒲桃Eugenia uniflora)。
20160507國光花市_120160507國光花市_220160424國光花市_220160424國光花市_120160327國光花市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Manilkara kauki (L.) Dubard/Mimusops kauki L.

科名:山欖科(Sapotaceae

原產地: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西里伯斯、摩鹿加、新幾內亞、澳洲、菲律賓

生育地:近海低地疏林、季風林、雨林

海拔高:0-500m

凹葉人心果又稱高起猿喜果,山欖科喬木,高可達高30公尺。單葉、互生、全緣,葉背略呈銀白色,新葉兩面貼合如刀狀。花黃色,腋生。漿果,成熟時紅褐色,可食,味道近似人心果,微甜。種子淺褐色,形狀不規則。1753年林奈於《植物種志》書中命名時放在猿喜果屬,1915年改到人心果屬。原產於東南亞,193511月櫻井芳次郎自印度引進台灣,台北植物園可見。台灣各地公園偶有栽培,但是跟其他山欖科植物相比較少見。山欖科的植物胖胖樹曾介紹過星蘋果Chrysophyllum cainito)、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香欖Mimusops elengi)、蘭嶼山欖Planchonella duclitan)、黃金果Pouteria caimito)、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
/tmp/php68Awrd/tmp/phpeRO8hd/tmp/phpsSsEId/tmp/phpGvA8Me/tmp/phpCIhAwg/tmp/phpaVi7Zi20160526清水_220160526清水_120160526清水_3/tmp/phpKByUr2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Theobroma grandiflorum (Willd. ex Spreng.) K. Schum.

科名:梧桐科(Sterculiaceae

原產地:巴西亞馬遜河流域

生育地:亞馬遜雨林

海拔高:400m以下

大花可可樹在巴西被稱為Cupuaçu,台灣翻譯作古布阿蘇。跟可可樹Theobroma cacao)同屬梧桐科小喬木,高可達20公尺。單葉、互生、全緣、尾狀、嫩葉紅色。幼枝及葉子兩面都被毛。幹生花。果實橢圓形,咖啡色,可食,亦可提煉大花可可油,作為保濕、補水、防曬修護的化妝品原料。原產於亞馬遜河低地雨林,台灣南部有不少玩家栽培。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植株要遮陰,冬季要避風防寒。
IMG_4966IMG_4968IMG_4929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Chrysophyllum cainito  L.

科名:山欖科(Sapotaceae

原產地:巴拿馬

生育地:低地至中海拔潮濕森林

海拔高:1000m以下

星蘋果是山欖科喬木,高可達25公尺。葉互生,全緣,葉背密背金色絨毛。花細小,黃綠色,花冠筒先端五裂或偶六裂,花梗細長,數枚叢生於葉腋。漿果橢球型至扁球型,果皮有綠白色、紫黑色,以及粉紅色等品種,可食。原產於巴拿馬潮濕森林,最早於19249月由大島金太郎自夏威夷引進台灣,192610月櫻井芳次郎又再從新加坡引進,而後又多次引進。其名由來是因為果實橫切面呈星型。英文Star apple,引進初期直接翻譯成星蘋果。中南部雖然廣有種植,但一直沒有大規模經濟栽培,直到1990年後越南新住民來台,才越來越多人食用,並且引進紫黑色品種。因為果實多汁,且為白色,越南稱之為vú sữa,意思是奶。新住民來台後,為了方便溝通,便以越南名直接意譯為牛奶果。各地果樹苗商也沿用。可於春秋兩季於各地東南亞市場見到販售。甜而多汁,十分美味。山欖科果樹胖胖樹還曾介紹過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猿喜果Mimusops elengi)、蘭嶼山欖Planchonella duclitan)、黃金果Pouteria caimito),以及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Persea americana Mill.

科名:樟科(Lauraceae

原產地:墨西哥南部

生育地:潮濕低地石灰岩森林

海拔高:低海拔

酪梨又稱鱷梨,中國及香港則稱之為牛油果。樟科喬木,高可達20公尺。單葉、全緣、簇生於枝條先端、嫩葉紅色。兩性花細小,淡黃色。近似頂生圓錐花序。核果,可食。原產於墨西哥南部的潮濕森林。約1918年首次引進台灣。全台各地普遍栽植。其種子巨大,且耐陰,可栽培在大樹底下。
20160331國光園藝_220160331國光園藝_1/tmp/phpmQigoR/tmp/phpcefPOF20160521大同國小_120160521大同國小_42016073020160131_220151026_220151026_120151005  

文章標籤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